第0478章 百官议定刘芒开府[第1页/共2页]

……

三公之下,置九卿。

刘伯温王猛点头,长孙无忌又进言道:“主公坐拥并州河东。天子驻跸于此,主公领大将军一职,也是顺理成章。朝臣中,也必然有人会作此发起。主公可推却,主动让予袁本初。如此。能够退为进,便可停歇袁本初心中怨气,其朝中拥趸,也不好禁止主公发起的别的人选。”

刘芒还尊敬董昭的志愿,让其离任上党,入朝为议郎,参与政事。上党政务,暂由敬翔代理。

司徒司空人选的争夺相对和缓,士孙瑞出任司徒,赵温出任司空。

而卫尉,暨卫将军。统领都城各军,掌禁军,与闻政务。

刘芒向天子表奏。晋升两人爵位,觉得回报。

刘芒却早有成算,不急不恼。

“对!”

车骑将军,授予领兖州刺史的曹操。

天子孱羸,除了诸侯进贡,无有别的支出进项。天子借居在刘芒的地盘,大半开支要依托并州供应。

……

最出人料想的,天子东归首要功臣郭侃,除刘芒外,无人替其说话,竟未获擢升。

议定百官,几家欢乐几家愁。

“效仿胡广继任陈蕃例,另举德高望重,且阔别朝廷之人。再让此人开口,从我并州提拔贤才,入尚书台为官。”

“拔除太傅,则必由太尉录尚书事。杨文先名誉高,杨氏在朝野中,人脉极广,夺目世故。若他录尚书事,必将尚书台令、丞之位分予袁、刘诸侯靠近之人,以均衡各方权势。如此,倒霉于我并州。”

与之恰当让步,便可安稳门阀世家之心,又能制止袁绍获得太尉一职,刘芒决定力举杨彪。

政治是买卖,也是情面,讲究礼尚来往。

以年老多病为由,坚辞不受。反倒送刘芒一小我情,保举曾经本身的部属,现在刘芒的部下李鸿章入朝为官。

谁都晓得,刘芒抢了王柔的太原。发起重用王柔,不过是想给刘芒尴尬。

陪都在刘芒的地盘,别人没有才气承担此职。朝臣推举,刘芒顺理成章出任九卿之一的卫将军。

而最不对劲的,天然是袁术。不过,袁术的心机,早已不在朝廷的官职爵位,独一能引发他兴趣的,是天子帝位!

如果袁绍谋得太傅之位,他在朝中的拥趸,必然会设法影响天子,使太傅录尚书事,把朝廷大权交给袁绍。

杨彪,老谋深算,周旋于朝廷,且能明哲保身。

刘芒低调行事,以卫将军身份,兼领并州牧,册封毋极侯。

刘芒领卫将军,仪比九卿,可开设将军府,自行任命属吏。以刘伯温为长史,以郭侃为司马,李岩吴用为处置郎中,共掌卫将军府军政事件。

袁绍虽未能如愿录尚书事,但获得位列三公之上、与太傅并称的大将军一职,也算对劲。临时和缓了刘芒之间的干系。

刘芒的设法,不能由本身说出,不然会引发朝臣冲突。

以王猛为并州别驾,掌军务。

王猛也附和此意,老滑头刘伯温却有更多算计。

刘虞的情面更实在。刘虞担负太傅,录尚书事。太傅开府办公,内设长史、掾属、令史、御属等吏员数十人。刘虞表奏长孙无忌太傅府长史。

有人表奏,原太原郡守王柔,刻薄仁慈,有贤名,该当擢升重用。

以范仲淹为并州治中,掌政务。

倒是太傅一职,要多费一些脑筋。

以寇准为安邑尹,代理陪都安邑政务。

刘表为镇南将军,领荆州牧。

“好,就这么办。”

李鸿章顺利进入少府,充当少府监。

刘焉为镇西将军,领益州牧。

刘芒立即想到合适人选。“幽州牧刘虞刘伯安,德高望重,有刻薄之名,又是汉室宗亲,必得天子信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