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回:霍辰欲行代议之效沮授策补不足之处[第1页/共2页]

霍辰说到这里,顿了顿接着道:“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声望极大,袁绍和袁术两兄弟,野心极大,非甘于别人之下者,必不与我等为伍。曹操者,虽初时只担负西园校尉一职,现在更是因故去官回家,然其志不在我之下,今后必为我等劲敌。蔡邕者,大学士也,在京名誉极高。他若不同意我代议朝政,对我们来讲,绝非功德。这三者,前二者,今后必成我等劲敌,只可防备,不能拉拢。后者蔡邕,倒可拜访交之,若能得其同意,则朝中大臣可无惧矣。”

“公与莫非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么?”霍辰听了沮授的话,不由笑着说道。

沮授缓缓说完,又接着道:“第二个是司空陈群。此人深通礼法,博学多才,才干不在我等之下。好言善谏,必有效。主公若能得其好感,诚恳来投,则洛阳扶植,治国之法,可无忧也。荀公达(攸),荀文若(彧),陈长文(群),皆当时不成多得的能臣。只是不为人所知罢了。我在冀州常闻仲德谈起,每有群情,皆心生相惜之情,主公若能得这几位来投,则篡夺,管理天下,皆不在话下也!”

“元皓考虑的没错。这点我也想过。但是也正如公与所言,何皇后既然以其名义让我代议朝政,这既然对我等无益,我岂有不承诺的事理。更何况即便有些停滞,但是我更有一些筹算,感觉可行此事,便也就承诺了下来。”霍辰淡淡一笑道。

“主公。代议朝政的确能让我们直接掌控朝中大权。但是也恰是刚才公与所言,此非重臣或乱臣不成当也。主公非重非乱,代议朝政,只怕会遭到不平主公的朝中大臣的反对啊?”田丰却有些非常担忧的说道。

“如此甚好!”霍辰听了大喜,接着道:“那我便可派人去探听一下。趁便也大厅一下蔡邕的住处。你说我们先去拜访蔡邕,还是先去拜访荀攸和陈群?”

沮授和田丰听了霍辰的话,对于霍辰说的袁家今后必为劲敌,倒是能够想获得。但是阿谁曹操,如何主公也把他和袁绍两兄弟相提并论呢?两民气里固然不解,但是对于霍辰说的,细想之下,也感觉霍辰的设法确切是个不错的决定。因而便听得沮授说道:“主公所说的蔡邕,此人的确学问赅博,在京声望极高。又历朝三代,弟子故吏极多,若能获得他的同意,的确可觉得主公解除很多非议。主公既然说到要去拜访蔡邕,我倒感觉,除了蔡邕以外,主公如果还能获得这几人的好感,则不但可消弭朝中大臣非议之论,就是此后争夺天下,对主公也必有不成替代的感化。”

霍辰听了沮授的话,大喜道:“这三人的名字我都听过,且早心生招揽之意。只是未曾有人提起这三人,更未曾见过这三人。今问公与提及,深切我心。这三人,现在可都在洛阳么?”

霍辰见沮授相问,答道:“何皇后那边已经谈好了。不过和你之前跟我说的有一个处所分歧,就是她说让代议朝政,我细心想了想,感觉这个设法不错,并且也是有前提的。不晓得二位先生又没有甚么设法?”

“好,那就依公与所说的。”霍辰闻言点点头。恰在这时,典韦从内里走了出去,看到霍辰正和两位先生在一起,一边走过来一边说道:“主公,你叮咛的事情我已经跟魏将军说过了。魏将军遵循主公说的,把那八千步兵都带过来了。别的甘宁也把他的部下就和翼德与文远他们驻扎在洛阳城外。”

“第一个,黄门侍郎荀攸也。此人乃是仲德老友荀彧之侄,这荀彧从小便被人称有“王佐之才”,其侄子荀攸才干亦不逞惶多,主公若能获得此人的帮忙,则其好感与主公,比亦说荀彧来投主公。有此二人互助,主公则可无虑袁绍两兄弟,以及那甚么曹操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