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府少年初长成[第1页/共2页]

所谓“伴君如伴虎”,常伴君侧便意味着命悬一线,即便是皇亲贵胄,一旦站错队,灰飞烟灭也不过转眼。比起当年交战疆场,现在朝中扑朔迷离的局势更令岳乐心力交瘁。开初他就没有争夺大统的野心,即便是被顺治帝看中了,召入御书房摸索情意,他也只一句:“臣愿经心帮手新君。”而后孝庄太后宣他觐见,表示其助力玄烨即位,他更是甘心昂首。克己安守,忠君尽责,这便是岳乐的办事原则。

可他也清楚,当初顺治帝崩,杰书是多么心有不甘,因为争夺不到本身的支撑,身为康亲王的他也只得跟着昂首称臣,但这并不代表此事就此闭幕,再加上四位顾命大臣,究竟是为了帮手皇上还是别有用心,岳乐不得不步步谨慎。

每日里跟着徒弟习完功课,塞楞额便到书房里接管阿玛的考校,而岳乐也会教习一些为人处世之法,乃至是政治之道。书房出来,塞楞额便径直去了赫舍里氏的院落。

“额娘!”张氏屋里哭声一片,两位少爷哭声不止,服侍多年的绿荷更是长跪不起。张氏平生为安亲王爷诞下了三子一女,一子早殇,现在刚满三岁的女儿又短命了,令她再也接受不起这落空的痛苦,一病不起,缠绵数月后还是走了。留下了两个季子,这一年,塞楞额十一岁,而塞布礼仅五岁。

顺治帝毕竟是没能熬过那场天花,宫里不久便宣了旨,昭告天下:皇三子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

“儿子给额娘存候。”跪下行了礼。固然生母走了,可这府里的女主子还在,塞楞额时候不忘,该有的礼法也不能缺,更何况,塞布礼还寄养在这,每日里来看看也是必定的。如许每日风雨无阻的存候,竟无形中加深了赫舍里氏与塞楞额的母子情,也让玛尔珲与塞楞额、塞布礼的兄弟情堪比手足。

看似安静的帝位传承,却埋没了多少云涌,不得宠的三阿哥因一场提早来到的天花便成了阿谁制止“重蹈复辙”的最好人选。当初入了顺治眼的人选共有四位: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烨、康亲王杰书和安亲王岳乐。最后由孝庄太后力主,玄烨终是得了杰书和岳乐支撑,登上了帝位。而朝中的四位辅政大臣也不容小觑,各怀心机不得不防,幼帝初登大位,朝中各种权势蠢蠢欲动,连安亲王岳乐都嗅到了一丝不平常的气味。

病愈后的塞楞额便开端跟着府里的徒弟学习满文另有蒙文,因为生母张氏为汉人,而岳乐又是个爱好书画的,暗里里也由着塞楞额跟着张氏学习汉儒典范。而后塞楞额在诗词上的天禀便开端闪现,虽不擅画作,但常常背诵唐诗宋词及那些个汉学典范,不敷十岁的塞楞额竟是在熟读几遍后便复述,更令人称奇的就是他不但能背诵下那些诗词名句,更是能引经据典地与阿玛对话,此中还不乏发人深省的段子。固然身上有一半满族血缘,但塞楞额更加长成了风骚儒雅的翩翩少年,身上的淡然气味日趋浓厚,与其母张氏倒是愈发相像。

府里的庶福晋病逝,本不是太大的事,但因为是八少爷的生母,竟是遵循侧福晋的规制办了丧礼,岳乐又亲身将塞楞额带在身边加以教诲,而塞布礼尚且年幼,便交到了福晋赫舍里氏那儿,与玛尔珲一同扶养。这玛尔珲也只比塞布礼年长半岁,而赫舍里氏又体念着塞布礼初丧母,便多花了些心机加以顾问,两兄弟的豪情日日渐进。

所幸回了王府,另有个塞楞额能够给本身一丝安抚,这个儿子自那年的一场风寒治愈后便更加懂事,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进退有度,令岳乐见了欣喜不已。自那拉氏薨逝,安亲王又迎娶了顾命大臣之一的索尼之女赫舍里氏为三继福晋,这几年里也连续为王府诞下后代,张氏也再诞下一子。但不管是赫舍里氏诞下的十五子玛尔珲还是张氏的十六子塞布礼,都没能代替塞楞额在岳乐心中的位子。说来也奇特,任凭哪个孩子出世,都未能再带给岳乐那一夜的感受,那种必定了与众分歧的感知,也没有哪个孩子能让岳乐有一见仍旧的感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