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见刘邦刚才还心不在焉,这会儿俄然扣问此等题目,便知其有大志大略,遂平心静气道:“大王欲得半壁江山,还是巡游四海?”

“霸王晓得吾等出兵,定会前来攻打大王,待时大王可明面结合秦国,寻求庇护,暗则结合齐国,攻打彭城后院,据某所知,齐田横乃是懦夫,不成不信,此为二也。”

胡亥闻言,略微点头,然却又辩驳道:“话虽如此,然义帝毕竟是天下之主,生时吾等不从,今已灭亡,当前去祭奠也,诸位觉得如何?”

“大王何故见得?”张良非常不解地说道。

楚国大部分官员几近全数都在郴县,汉王前去,全数授任与处所,汉王亦是白衣黑袍亲身为义帝哭灵三日,然后下葬郴陵,后又守陵七日,诸事安妥,又命人下诏,颁布天下,以示民气。

这时王陵也从秦国赶到郴县,刚好与汉王相遇,两人虽是旧友,一报酬秦臣,一报酬汉王,不免有些难堪。

殿内,君臣相见甚欢,谈了些家常琐事以后,刘邦也逐步严厉起来,略微抿口温茶说道:“先生从下邳来,想必也晓得天下时势,今秦初灭赵国,权势大增,楚义帝身亡,项羽执盟主也,吾身在九江,何故功成也?”

不过为楚义帝发丧都是安排,招揽人才才是首要目标,皋城殿内,刘邦刚打理好仪态,便有宫人禀告张良萧何已在大殿等待。

谁知胡亥还未答复,栾步抢先答道:“启禀陛下,王陵父母尚在沛县,又随刘邦入九江,王内史恐有贰心啊。”

蒙毅在旁,听闻陈平所言,倒是点头道:“陈大夫所言极是,现现在天下狼籍,弱者如齐燕,强者如楚汉,义帝不在,吾等可借刘邦之手,灭掉项羽,岂不是美事一桩,何况秦楚媾和,楚汉未有此举也。”

“此言正合朕意,诸君勿言,只是不知派何人前去记念最为稳妥耶?”胡亥有些无法地说道。

两人议论半个时候,方才同时出殿,汉王得子房,亦是如刘备得孔明,皆如鱼得水,本来刘邦是调派军队前去郴县为楚帝下葬。

楚国义帝渡水身亡的事情未过量久,天下皆知,秦君胡亥更是喜不自胜,当即调集群臣,商讨伐汉之事,毕竟刘邦沉寂太久,也该小试牛刀了。

“大王来迎,吾心不安也。”张良有些谦善地说道,刘邦见状,直接挽手邀张良下榻,宫人亦是忙备茶水,萧安在旁无事,便施礼退下,措置政事去了。

诸事议定,胡亥亲身为王陵送行,实在贰心中也不放心王陵,但是为了显现出帝王的胸怀,也只要如此,况王陵乃是刘邦旧友,如果见面,诸事可循序渐进,倒也不失为一条良策。

刘邦在旁,悄悄奖饰,随即点头道:“秦国不会攻打楚国,也不会攻打九江,然其会借道衡山,坐观局势。”

扶苏现在立在殿内,神情略微恍忽,在他看来楚国义帝身亡,远在江东,最多算是楚国自家的事情,诸王自行处理便可,无碍于秦国之事也。

“先生莫非不知秦楚媾和,故而不会攻打楚国,然九江阵势险要,其若来,楚国若忏悔盟约顺势攻打秦,虽背盟,然可伤秦之根底,殊不知行刺义帝已经不仁,何况乎背信弃义也?”

张良非常同意刘邦所言,便不再多说,此为大观,然天下局势,瞬息万变,总而观之,事在报酬。

现在已经身为汉王,自是想称汉帝,张良见说,略作考虑道:“大王若得天下,需得民气,欲得民气,需安葬义帝,如此江东万民天然归附,项庄乃是无用之辈,今守会稽,迟早有失,大王可结合共敖,为义帝报仇,攻打会稽,此为一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