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金经之中藏机缘[第1页/共2页]

不过对于徐北游这等十八楼境地的大地仙而言,平常神通法门已是无用,秋月天然也明白这一点,以是开放了全部十八层藏经阁,让他在此中寻觅一份机遇。

至于为何佛门的藏经阁要与道门的五仙相互照应,这就是一段谁也说不清的公案了,纵观过往汗青,不乏三教合一的杰出人物,如当年道门的无尘大真人,便是此道高人,被道门老掌教紫尘誉为一手持佛一手持道,由此可见,佛道两家相互影响极深,就像玄武的龟蛇胶葛,混合不清,终究成了谁也梳理不清的乱麻。

如果以佛家的天眼通来看这座藏经阁,就会发明这座藏经阁实在是一座十八层的宝塔,各大长老的亲传弟子要在四楼止步,其他和尚遵循品级分歧,别离逗留在十楼之下,十楼之上,只要六位首坐、八部之主和方丈才等进入,最高处的十八楼,没有方丈答应,任何人不得入内。只要底下三层能够对浅显弟子和外客开放,不过这三层中已经包含了整座藏经阁九成的经籍,足以让平常修士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这一待便是整整三天三夜。

三人出了藏经阁以后,踏着白雪缓行,秋月看了眼徐北游手中的金刚经,奖饰道:“徐宗主慧眼,竟是能找出这本金刚经。”

徐北游没有急于翻开手中这卷金刚经,问道:“方丈大师此话怎讲?”

佛门的藏经阁看似只要三层之高,实则如道门的镇魔井普通,有须弥芥子之奥妙,此中别有洞天,实则足有十八楼,无形中对应了道门的地仙十八楼之说。

徐北游转头看了眼阿谁难以粉饰落寞的背影,没有说话。

当然,即便如此,徐北游也不成能将藏经阁中的统统经籍都翻看一遍,他更多时候只是一扫而过,终究在藏经阁第二层的角落中,寻到了这本金刚经。

徐北游从这尊佛中悟出的法门,对于佛门弟子而言,乃是一条“终南捷径”,说是大造化也不为过,只需长诵这六字经文,念不动,心稳定,可往生弥勒净土,可谓是便利法门,如果落到随便一个佛门弟子的手中,就如那位卖力清算文籍的水觉,能够在短短数年时候中就能踏足地瑶池地,乃至能在知天命的年纪踏足地仙十二楼境地之上。

,◇●

秋月悄悄感喟一声,“固然宝竺国事我佛门发源之地,但在近几百年以来,宝竺国的婆罗门教愈发昌隆,使得金刚寺愈发势微,因而金刚寺渐入歧途,只重神通,罔顾佛法,当年金刚寺上代主持八目圆寂以后,六面与七耳争夺主持之位,固然七耳失利,落空了金刚寺的重器紫金刚铃,但却将这部金刚经带了出来,几经展转以后,被老衲获得,放入藏经阁中。”

徐北游欣然应下秋月之邀,来到藏经阁。

正因为如此,徐北游对于藏书楼有一种特别的豪情,号称藏有万卷道藏的道门道藏殿怕是此生无缘得见了,可与道门道藏殿并列齐名的佛门藏经阁就摆在面前,倒是没有不去一看的事理。

他和萧知南之以是会呈现在此地,还是因为秋月先前许下的承诺,请他到佛门藏经阁中寻觅一份机遇。说到佛门的藏经阁,乃是与道门道藏殿齐名的地点,被称作天下万千修士最为神驰的两大圣地,徐北游至今还记得当年他跟从张雪瑶去往东湖别院的藏书楼,张雪瑶从中找出了《凝练八脉十二经锻体成剑无上脱胎换骨之法》,也就是他厥后所修炼的无上剑体,虽说剑三十六才是剑宗的底子法门,但他跟从公孙仲谋所学的四九白金剑气、无生剑气、乃至于龙虎丹道,也都是如无上剑体普通,出自这座藏书楼。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