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狂徒[第1页/共2页]

秋明道:“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我足,清又何妨,浊又何妨?”

祢衡嘴角现出一丝诡笑,侧身让过一旁,现出身后一面大鼓。他将两个鼓棰递到秋明手中道:“既如此,请。”

祢衡眼中放出异彩道:“正因为世人清浊不分,以是你看我是个清的,我看你倒是个浊人。唉,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

蔡文姬神采稍霁,正要再说,忽听得火线传来一阵鼓响,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之声。蔡文姬和周瑜都是神采大变道:“这是渔阳三挝,如何能精美如此?”紧接着闻声鼓声中有人长歌道:“伯喈文章传卅年,至今已觉不新奇。江山代有秀士出,各领风骚数十年。”

祢衡一哂,正要说话,城门校尉吴匡叫道:“你们两个别再清清浊浊的,绕得我头都晕了。你这少年,速速让开门路,不然我要抓你去见官了。”

周瑜一传闻只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立时起了争强好胜之心,叫道:“哪家黄口孺子不知天高地厚,待我来会他一会。”

秋明笑道:“半子便是半个儿,象如许的熊孩子,我顺手打发了就是,有甚么打紧的?”

曹操看了看面前看热烈的人群,几近把这一片街口围得水泄不通,叹口气道:“总之,不要节外生枝误了大事才好。”

祢衡仰天大笑道:“欺君罔上乃谓无礼。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明净之体耳!”

吴狂点头道:“不是歹人,只是个十来岁的少年,每日都找上门去要与蔡伯喈公较量诗文。蔡公哪会去理他呢?连日来都只闭门不出。有很多其他的文人名流为蔡公出头与他会文,却都败下阵来,倒让这少年名声大噪了。”

秋明道:“是你说的,我可甚么都没说。不过,他如许在我岳父门口肇事,于情于理,我都要好好经验一下他,尽了我为人子婿的本分。”

曹操有点看不下去了,扬鞭而指道:“长街之上暴露身形,何故如此无礼?”

蔡文姬对秋明道:“父亲是个极刚正的人,只埋头研讨经史著文立碑,辩才却不甚佳。本日竟然被个少年欺到门上,你看如何办?”

蔡文姬闻声自家父亲被人堵得闭门不出,又见他二人嬉笑打闹,忍不住冷哼一声,两个小鬼头立即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也不敢出。甄宓见他两个神采风趣,倒是呵呵笑了起来。

曹操瞥见他倒是一喜,赶紧上前相认。本来此人乃是何进部将吴匡,奉将令前来陈留扼守城门,制止合肥侯反叛。据他先容,城内现有张郃、穆顺守住蔡府,城外十里有刘表、于禁雄师驻扎,当真是万无一失,只等秋明曹操一到便可行事。

人群闪出一条通道,秋明看到在通道的绝顶立着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长身玉立仪质风骚,光着上身现出一身白肉,高举双臂擎着两个鼓棰,眼神锋利神情倨傲,很有目无余子之意。

秋明回声而出:“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替六合扬威。”

司马懿看了看他,点头晃脑隧道:“黄口孺子,不知天高地厚。”周瑜大怒道:“你但是小觑我么?”司马懿笑道:“我只是顺着你的语气随便说说,你那么冲动做甚么?”

曹操眯起眼睛道:“如许的安插,莫非另有歹人敢来冲犯?”

祢衡笑道:“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告,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寒士,是腹浊也;常怀悖逆,是心浊也!”

吴匡一边领他们进城一边道:“总算把你们等来了,这几天蔡府可有些不大安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