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好钢不打钉,好男不从戎,特别是大明的军户,是被人瞧不起的。现在乱世渐起,武人职位有所进步,却也被文人稳压一头,别看李九华井陉兵备道是武职,但是山西佥事倒是实打实的文官。李九华也是进士出身,与这个期间浩繁的统兵大将一样,是这个期间特有的。

听着杨嗣昌所说,满朝文武唏嘘不已,特别说到巡抚张其平拒不出兵,刘氏誓与获鹿城共存亡时,大殿之上又成了鸦雀无声的状况。

“照实说来,真定府大捷与李九华有何干系。”崇祯看着杨嗣昌,肝火渐消,让人搬来圆墩,表示杨嗣昌坐着回话。

“嗯……启奏陛下,恐怕不当,卫所当中干系错综庞大,现在李爽无甚根底,恐被人架空,到时候恐有负圣恩。”

杨嗣昌沉吟半晌,说道:“启奏陛下,这李爽倒是有过带兵的意义。”

“臣乃兵部之职,此事该交给吏部,圣上明察。”杨嗣昌从速推委。

自从杨鹤归天后,杨嗣昌感受在这朝中更加的没了根底,但是他是个明白人,宁肯交友寺人、武夫,也不与文官拉帮结派,要晓得,崇祯是最恨党争的。而在杨嗣昌心中,李爽此人无疑是个武夫,这下又归兵部所管,培养好了便又是个得力部下。

杨嗣昌跟着小内侍来到后殿,却见崇祯背对着他,用竹签拨弄着香炉,杨嗣昌从速跪下山呼万岁。

“哦?此人倒是个妙人,也罢,给他个真定卫百户如何?”

“陛下容秉,真定府大捷倒是真的,敌将的首级也是真的,斩敌近千、破敌大营都是真的。只是……”杨嗣昌踌躇了一下:“只是,这些不是高公公所为,是李九华之子,李爽做的。”

说罢表示司礼寺人王承恩,王承恩高呼一声:“退朝!”结束了此次大朝会。公开里,崇祯却让內侍叫住了杨嗣昌。

“臣胡涂,请陛下惩罚。”

说了一阵,崇祯暴露乏态,杨嗣昌从速的请辞。出了皇宫,早有暖轿等着,杨嗣昌却没回兵部衙门,转过来回了府中,在门口命人寻到了魏知策,奉告他陈情已上达天听,圣上动容,降下旨意,如此这般简朴叙说一遍,心中欢畅,赏了魏知策十两银子,打发他走了。

杨嗣昌见崇祯欢畅,就进一步解释道:“当日陛下下旨,高公公也是用心的,只是那张其平实在可爱,将精兵强将扣在手中,不肯听高公公调用,却又不肯出战,是以形成战机耽搁。幸得陛下庇佑,天降猛士,一举破了敌军大营,此乃大明之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