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对盐商动手[第1页/共2页]

听到陈越这个题目,马名录顿时苦笑了起来。

单明磊眼里冒着精光,语气短促的说道。现在平南军恰是最需求钱的时候,如果查抄了几家大盐商,弄到的银子将不成估计。单明磊是最体味陈越的人,晓得陈越绝对不会放过淮盐这块庞大的蛋糕。

陈越想了想,叮咛道,“我让敌情司共同你,务必找出两淮都转运使司贪腐的证据,务必查到江家等盐商参与私运的证据,如此我才有借口干预此事。”

“据他招认,他来往于扬州和滁州之间,遵循盐引每年只能发卖官盐十引,实际上每年所售盐达五十引之多,多余者即为私盐。”

“扬州有两淮都转运使司衙门,另有盐督御史,我们总督府没有来由插手吧。”陈越游移道。淮盐占有着大明盐产量的一半以上,其盐税是国库首要的支出来源,淮盐更是供应着江北应天江西河南湖广数省百姓,两淮之地更稀有百万靠着煮盐为生的盐户、灶户,干系实在太大。

“莫非侯爷不是想对于江家等盐商吗?”马名录惊奇的问道。

发卖私盐但是重罪,那潘三春岂会等闲招认?

总督府抓到了一个浅显的盐贩,逼问出江家参与私运私盐的事情,又把他这个扬州知府请了过来,平南侯陈越的目标不言而喻,这是要对扬州的盐商动刀啊!想想陈越的畴昔,再想想不久前他在南京时对于勋贵们的酷烈手腕,马名录脸上的汗水都冒了出来。

“三木之下不由得他不招!”单明磊阴沉的说道,他主管军中刑法,对于犯法者天然有一套逼供的手腕。

“侯爷,抓获的阿谁叫潘三春的私盐估客已经招了。”单明磊禀报导,“他是从盐商江家拿的盐,运往滁州零售。”

“当然。滁州是江家的窝区,那边的盐商只能从江家进盐。”单明磊道,“戋戋潘三春一个小盐商,每年逃得税银就有二十多两,江家节制着凤阳、庐州、滁州、和州、安庆数府之地的食盐买卖,每年逃的的税银何止数万两之多,怪不得这些大盐商家资百万富可敌国!”

“侯爷,扬州有两淮都转运使司,有盐督御史,触及到盐商的事情均由他们卖力,下官只是一个从四品的知府,办理的是扬州府民政,盐的事情下官可插不上手啊。”马名录苦笑道。

这么多流失的盐税到了那里?当然是进了盐商们的口袋,而盐商们要想安稳做买卖,天然要办理各级官员,不管是盐运使司的官员,还是处所府县的官员,都从盐政上赢利不浅。就是马名录这个知府,每年收取的盐商们的礼品也不在少数。

大明统统盐区每年产差未几有300万引,此中扬州一府产盐就达70万引。遵循纲盐制,这些盐都遵循官盐发卖的话,每年盐税就达上千万两白银,而实际上朝廷每年征收的盐税也就一百余万两,到了崇祯年间盐税更是每况愈下,很多时候连一百万两都达不到。

都晓得扬州乃是两淮盐运之地,这里的大盐商富甲天下,平南军募兵练习设备需求大量的资金,仅靠朝廷的拨款和四海商行的利润底子不敷,必须另开其他财路,陈越天然打起了淮盐的主张。

单明磊去后,陈越又细心想了想,命人去请扬州知府马名录过来。

但是,大明实施的是盐铁专卖的轨制,扬州有两淮都转运使司,专门卖力淮盐事件,陈越虽为江北总督,可对淮盐却插不上手。

“呵呵,或许吧。本侯是朝廷委任的江北总督,江北军务民政都有权过问,既然抓到了私盐估客触及到了江家,天然要查问一番。马府尊,对于江家的事情你又晓得多少?”陈越淡淡问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