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为国为民[第1页/共2页]

听到洪承畴使者的颂读,朝堂上的文官们一个个神采难堪,有些说不出话来。

清理完疆场,李植装着一车车战利品,往杏山城行去。

李植又建功了。

李植像是一尊战神,进入辽西不过一个月就大杀八方。先在笔架岗炮轰杜度,又在何家坳大败济尔哈朗,击杀鞑子大将鳌拜。除了李植,其他的明军在清军面前不是溃败就是中伏,更加烘托出李植兵马的关头。

王廷臣和白广恩兵马伤亡较大,死伤三千多人。二人的兵马差一点就崩溃了。不过两人的兵马也杀伤了四百多鞑子,鞑子逃窜时候逃得镇静,也没有把死伤鞑子拖走。王廷臣和白广恩就靠这四百多鞑子首级报功了,吃紧割了首级。

文官们的仇家李植又建功了。

“斯战,辽东总兵王廷臣、蓟镇中协总兵白广恩得救杏山,追击东奴遇伏,三万余雄师被围于何家坳,情势危急。兴国伯李植兵马得警后敏捷援助,大战济尔哈朗于何家坳南岭。李植鏖战一时,擒斩满洲鞑子一千六百四十九级,蒙古鞑子...”

本身这边只要一万五千人,追杀近五万鞑子太凶恶。李植放弃了追杀鞑子的打算,转而归去割首级,盘点伤员了。

这一战李植擒斩了鞑子首级三千一百一十六具。此中有蒙古鞑子一千四百六十七人,满洲鞑子一千六百四十九人。缉获这么多首级,也是可观的大胜了。

不就是想把持言论,不让兴国伯获得话语权吗?

或许今后能够把这些盔甲卖给其他明军,赚些银子。

但是仅仅过了一个多月,事情就大反转。

当时候,天子常常说的“李植是大明当中流砥柱”这句话,仿佛已经成为一个笑话,整日被文官们拿出来讽刺。都城中更有人在街道两边的墙壁上写讽言,讽刺李植“救国良将”的名号。

文官们有些难堪。

兴国伯为国为民,几次力挽狂澜,忠心天日可昭。这些士子这么怕李植掠取他们的话语权,可见他们常日里说的话,对国度恐怕毫无好处。

如果让鞑子入关了,不晓得多少州县要被搏斗,多少家庭要妻离子散?多少人要剃发为奴?兴国伯这是真真的救国良将啊!

皇极殿的朝会上,文武百官肃立两旁,听使者大声颂读蓟辽总督洪承畴、监军张若麒和兴国伯李植联名发来的捷报。

《青山口》的大戏,又再次在大街冷巷的茶馆酒馆里开唱。百姓们一听到戏里李植那句“咱平生为国为民,便是奴酋黄台吉来,我也不惧他”的台词,便雷鸣般地鼓掌喝采。

救国良将,干甚么都是公道的。李植在山东办报的事情,一下子也变得非常精确。百姓们开端重新核阅天下士人,鄙夷他们禁止李植办报的行动。

李植看了看王廷臣和白广恩的部众,只看到满地的尸身,明军恐怕丧失了几千人。两人的兵马都已经被清军打怕了,已经没法上去追击清军。

乃至已经有人跳出来讲,文人们把持言论,到处损国度利私家。以是兴国伯才为了国度不得不争夺话语权,办报纸让百姓明辨是非,还大明一个公道谈吐。

洪承畴已经获得了动静,带着亲卫快马赶到了杏山城。一进入城中,他就被李植那一车车的首级惊得满面红光。他仿佛想到些甚么,有些无法,却又粉饰不住满脸的镇静,抓着李植的手说道:“兴国伯又立军功了,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算上在笔架岗清虎帐寨的斩获,李植已经擒斩清军六千了。李植出关不过一个月,就已经斩获这么多。这天下强军的名号,当真不是假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