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起由[第1页/共2页]

通州到都城水路也只不到一天的路程,如果走陆路,那就更快了。林聪安排去通州给秦嬷嬷送信和东西的人又非常安妥济事,因此莫少璃很快就收到了秦嬷嬷的复书。

因此许侧妃的话,她就没有来得及接口。

她这话,实在也就是顺着许侧妃夸莫少璃的话,话赶话,没话找话说闲话谈天。

惠安长公主刚才那话也就是随口一说,并不当真,说完后她就用宠溺的眼神去追逐本身女儿那美丽的小身影去了,柔声对女儿说道:“七七你慢着些跑,把稳摔着了。”

因而,许侧妃就笑着说道:“长公主这话我可不爱听了,就我们七七这模样,这出身,这家世,这教养,不晓得多少人家等着盼着想要攀亲呢!那里会嫁不出了?”

只出于某种说不清楚的心机,长公主暗里里把此事奉告了秦嬷嬷,还给秦嬷嬷看了碧玉佩,叹道:“大抵许淑妃已经把这块玉佩忘了,我倒也不必巴巴地再去还她,反倒让她觉得我想要赖上长宁侯府的婚事。”

“这……”惠安长公主只当是和许侧妃谈天谈笑,没有想到她会认了真,看着她递过来的玉佩就有些难堪了,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而事情的起由,要从当初先帝还活着时提及。

许侧妃这些年看得明白,惠安长公主固然只是太后义女,倒是大周朝独一的长公主,不得深得已薨逝的太后宠嬖,在皇上皇前面前也很得脸。

惠安长公主望着前面女儿矮矮胖胖,还是娃娃普通的小背影,那里会想到许侧妃内心是当了真,只觉得她是在谈笑,目光没有分开莫少璃,随口应道:“侧王妃这话我可就当真了,等我家七七长大了我找到长宁侯府门上去,长宁侯夫人可不要不认这婚事!”

厥后,惠安长公主倒也遇见过许淑妃一两次,许淑妃却再也没有提起碧玉佩和婚约的话。

因为是在宫里,四周人有人来交常常,惠安长公主就不肯和她在这里拉拉扯扯惹人围观群情,只好把玉佩接了下来,内心倒是筹算着转头寻了合适的机遇,把话说开了再将玉佩还她。

惠安长公主心高气傲,她本来就对许淑妃所说的长宁侯府的婚事没有多当真,见此情状,也就没有再去问许淑妃。

秦嬷嬷信里关于碧玉佩和长宁侯府婚约的事写得很详细。

若能和长公主攀亲……那好处可就大了。

当时的景象,秦嬷嬷也不好多说甚么,只能安慰长公主:“许淑妃不提也就罢了,我们家女人又不愁嫁。”却悄悄地把碧玉佩的事记在了内心。

以是惠安长公主也就临时收下了玉佩,在皇宫门外和许侧妃告别,各自回了府。

可谁知偶然的话落到许侧妃这故意人耳中,心念一闪,就起了别样心机。

谁知当晚先帝竟俄然驾崩,岐山王以皇弟身份即位继位,岐山王府许侧妃摇身一变,从王府侧妃变成了皇宫里的许淑妃。

而惠安长公主,却在先皇驾崩后不久,被新即位的宋渊贬为了百姓。

许侧妃动心念时也不是没有想过她本身的亲生儿子,岐山王第四子宋悯。但她又想,宋悯和莫少璃春秋相差仿佛有些大了,又还只是岐山王第四子,没位没爵,只怕惠安长公主会看不上眼。

倒是她娘家侄子,长宁侯世子许子昊和莫少璃春秋相称,又是世子,将来承了爵就是侯爷,也算能配得上莫七。

许侧妃却仿佛也并不在乎她接不接口,自顾又往下说:“我说这话,长公主还就别不信!远的不说,我如果厚着脸皮替我那娘家侄子向长公主求个亲,长公主您是情愿,还是不肯意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