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洛书之争(四)[第1页/共5页]

一听李贞如此说法,两大谋士倒也真来了些兴趣,轮着看了一番,可却并没有甚太大的感到,互视了一眼以后,由着纳隆率先开口道:“殿下,此人文笔不错,文采实在过人,所献之策亦有可取之处,但是恐有些不应时宜罢,不说圣上那头通不过,便是圣上成心,朝议上也绝无能成之能够性,却不知殿下为何看重此文?”

……

半月不到,护城河里接连出了两块洛书,这但是件天大的丧事,钱文书自是来得很快,不但是钱文书来了,洛阳府尹韦东楼领着满府大小官佐可都赶来了,阵容浩大的百余名衙役开道,将围观的民壮全都赶了开去,一大帮子官员围成了一圈,都镇静非常地看着热烈儿――上一回现洛书,但是紧赶着便送到京师去了,大多数的官佐只是耳闻,却没亲目睹识一番,这回再次现,哪另有不先开开眼的理。

“殿下,贤人所云乃是‘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罢,殿下这是用心句读弊端么?”莫离自是晓得李贞这是筹算将来要用李义府来对于那帮子世家了,可也不是太在乎,无他,莫离虽也曾是世家后辈,不过因着受其父罗艺之连累,从小就在流亡中长大,对于世家倒是没甚特别的好感,此时见李贞如此说法,这便笑着打趣了一句。

“这份奏章很有些意义,二位先生无妨都看看好了。”李贞总算是从奏章里抬起了头来,扬了扬手中的奏章,笑着说了一句。

“尔等都瞧细心了,此物干系严峻,须开不得打趣,都用心着,如有疏漏便是欺君之大罪!如果鉴定有功,本官必有重赏!”韦东楼虽满心但愿此物为真货,可该说的套路话却毫不会忘了说,话音一落,便有些个迫不及待地挥了动手,表示那几名特地请来的鉴定专家连同钱文书一道上前去鉴定一番。

几名当铺之朝奉都是鉴定的里手,也都见过上一副石碑,此时为慎重起见,围着石碑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却始终没敢下定论,只是大师伙从直觉上感觉两幅碑文该当是一对的,就这么研讨来研讨去,外带低声会商了好一阵子以后,才有一名年事最老的朝奉站了出来,对着韦东楼躬身施礼道:“回禀府君大人,我等觉得此碑与前次那碑理应是一对的,只是缺了对比,我等也不敢将话说满了,还请府君大人包涵。”

韦东楼,字象声,京兆韦家之人,乃是两朝老臣了,生性沉稳得很,可一传闻洛书再出,却也是冲动不凡,等不得下头的官员回报,便即率众赶到了现场,这也怪不得韦东楼镇静如此――上一回派人送洛书进京,陛下但是奖饰有加来着,犒赏了很多财物不说,还赐赉亲笔题词一副,这但是极其可贵的殊荣了,此番再得洛书,如果真货的话,那恩宠还指不定会有多高呢,闹不好他韦东楼就有能够调回京师大用了,自也由不得韦东楼不冲动万分了的,当然了,冲动归冲动,韦东楼还是得先肯定面前之物是真是假再说,不然的话,万一是有人造假邀宠,而他韦东楼却未能看破,真如果到了京师才被戳穿,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不,这一回韦东楼不但将钱文书带来了,便是洛阳城中几大当铺的朝奉也都没捺下,一股脑地全都带到了现场。

见李贞同意上本,纳隆略一沉吟,接口道”殿下,某觉得长孙司徒之以是会在这等奥妙时候接连与魏王殿下会晤,极有能够是出自圣意,为的就是催促殿下拿出对策来,若如此,洛阳之事还是尽快动的好,至于吴王那头么,某觉得当翻不了天,最大的能够便是依样画葫芦地也整出些吉祥来凑趣罢了,不敷为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