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乱之兆[第1页/共5页]

“孤分开北庭已久,对军中之究竟已谈不上体味,张将军既已问起,孤也就说说好了,说不上准,张将军姑妄听之罢。”李贞心中虽有气,可却并未带到脸上来,淡淡地笑着道:“北庭地分六州,兵有实数六万八千四百余,另,各州另有一营守备兵,总计约六千人马,因北庭乃是新征之地,处所上并不算承平,故,各军分离诸州驻防,此事想来张将军该已从兵部之备案中详知,孤就不再多言了,至于诸将么,林挺善守、董千里善攻,刘旋风攻守皆备,此三者皆久镇边关之人,可堪大用,余者另有鹰十3、刘奎武等疆场冲锋之辈,众将皆豪放之人,张将军去后,自会晓得,以张将军之能担北庭之重担,孤放心得很。”

叶凌淡然一笑,徐行走进了亭子,一抖大袖子,端坐在李恪劈面的锦墩上,笑眯眯地开口道:“殿下欲寻鄙人,但是为了北庭之事么?”

初春仲春,恰是百花富强之际,吴王府后花圃里花团锦簇,繁花似锦,蜂飞蝶舞,一派欣欣茂发之气象,一身白衣的吴王李恪手抚古琴,双眼微闭,双手青拨间,一曲婉转之琴声在园子中轻荡,轻烟缠绵环绕于亭间,人在此中,实在令人有种身在云雾里,疑是瑶池处之漂渺感,数个转折以后,一曲已是结束,一声喝采从花间响了起来:“好琴,好曲,殿下好兴趣。”声刚落,一身官袍未卸的叶凌已从花丛中显出了身来。

一听叶凌如此说法,李恪眼中先是闪过一丝精光,可很快便黯然了下来,苦笑着摇了点头道:“若如此,大不易也,何如?”

上《移民疏》轻易,可真正办起来却没那么简朴,先得在中枢会商各种实施计划,而后还得将各项任务分化到各部,再由各部将相干指令下达到各地官府,由各地官府停止田亩测量以及人丁普查,最火线能将浮民移填到关东安设,这一系列的事情的确就是件浩大非常的工程,没个数年的工夫休想完整办好,更费事的是李贞此番上书纯属临时起意,事前并没有动手去筹办移民打算,虽说在圣旨下达前的半个多月里,曾数次调集了一众部下商讨此事,也算是拿出了个看得过眼的打算来,可真到了与各部有司商讨详细合作之际,这才现原有的打算实在过分粗陋了些,缝隙也很多,真如果按那份打算行事的话,十有**要捅娄子,幸亏有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两位政坛熟行帮衬着,费了大半个月的时候,总算是将前期事情都理出了个眉目来,上本奏了然老爷子以后,移民之事方算是正式启动了。

张士贵久在朝中,虽从不参与诸皇子间的比赛,可冷眼旁观之下,哪会不清楚这帮皇子们没一个是简朴的人物,特别是李贞的狠辣与铁腕更是令张士贵心惊不已,如果能够的话,张士贵实在不想来拜见李贞,只可惜他不能不来,除了是李世民的交代以外,更首要的是因着北庭诸军乃是李贞一手建立的,没有李贞的支撑,别说他张士贵了,便是李世民亲身去了,也甭想批示得动那支纵横大漠无敌手的铁军,此时见李贞没如何酬酢便直奔主题,张士贵心头没出处地便是一阵抽紧,可又不敢不答,只好硬着头皮道:“殿下明鉴,末将受命领军,或将于蒲月中挞伐薛延陀,恳请殿下明示去处。”

李恪笑得畅快,可叶凌却没有笑,端起下人奉上的新茶,浅浅地饮了一小口,顺手搁回几子上,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道:“张士贵,小犬耳,有何能为哉,今陛下急欲削太子殿下之军权,然操之过急矣,此乱之兆也,殿下欲何为耶?”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