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竿而起(二十)[第2页/共3页]

杜如晦回宅时,月已移至中天。穆清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了整一天,阿柳怕她受了冷气,在石凳上垫了一只草垫,好隔开些石头的湿寒气。

“不必了。”穆清深叹着打断她的话:“我这儿虽安宁了,外头,灾害接踵就至,想着教民气里堵得慌,却也不得不可这冤孽事。”

他向下扫去一眼,世人皆屏息不语,面上瞧不出多少内容来,因而他横下一条心,指着地下狰狞血污的两颗头颅道:“想我李家世代荫封,平白沐受着皇室隆恩多年,眼下也是该我李家略尽回报之时。本日便借着这乱臣贼子的头,祭了李家拼杀回大兴城尊王的大旗!”

一道玄色身影当即跃上马,摆布遁藏挥砍,判定利落,不消一刻,便已杀至李公身边,正替他格挡开将要落下的一击。

穆清在宅中坐立不宁了大半日,打发杜齐出去探了三四回动静。晋阳城内却安宁如常,并无分毫非常,愈是安好愈教她心惊肉跳。

才说了这话不过半刻,大门外果然有人驰驱呼喊起来,大声吵嚷,模糊有“灭门”、“死尽”的字眼,“杜齐,去瞧瞧。”穆清自石凳上站起家,再唤杜齐去探。

杜齐领了话赶快跑出去密查,片时以后连奔带跑地回了宅子,返身将大门紧闭上,“了不得了,了不得了!”

“城内别处倒无甚异动……”杜齐沉吟着,谨慎地在内心衡量着这动静紧急与否,“只是……”

一众官员,连同那天师巫女一应祭奠职员,皆被圈拦在祠内,不得随便走动,典仪台上的祭奠器具散落一地,一半的典仪台被猛力撞塌,唯有那只大蜥蜴,仍旧被束缚于乌木盒子内,留在典仪台上,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警悟地四周转动。

阿柳见她的面色松缓,猜想外头阿郎与她丈夫那边的形景约莫是好的,便走到她身边,一手搭在她肩膀上,柔声安慰,“我去治些吃食可好?这大半日都未曾好好吃过一口,光吃茶怎熬得住?再者也得顾念着……”

“阿柳?”她又唤住正要走开的阿柳,“去热汤水,备着阿郎返来沐浴,水中多加干艾叶。”

阿达心中一急,倒激出几分急智来,顺手捞起马背上原就配有的一张弓,又探手入箭囊内抽出两只羽箭,双手脱开马缰,极力稳住身子,张弓搭箭,对准了前头的车轱轳,双箭齐发。

只短短一天,竟如隔了世普通,一汪滚热的眼泪顷刻涌上了她的眼眶,心口却有滔天的热浪在翻搅,原觉得过了这么些年,又经了那么多事,她能够淡泊安静空中对任何事,此时却心口的这把热浪却狠狠地将这份淡然揉碎,焚尽。

“哭甚么,这不是无缺无损地返来了么。”他低沉着声音轻声安抚,勾起食指,抹去她眼睛下的泪滴。

杜如晦的一颗心顿一下掉回胸腔内,从心底里缓缓地呼出一口气来,这口气如许长,仿佛耗尽了他体内大半力量,脚下不觉向后发展着踉跄了一步,正被阿达快手扶住。

“王威、高君雅,暗通突厥,于祈雨典仪上设下伏兵,企图暗害太原郡诸官,拥兵自主,其心险恶,其罪当诛!”李世民一脚踢开地下的尸身,厉声向惊懵的官员宣布。

穆平淡然点了点头,重新坐回石凳,挥手道:“没事了,都散了罢。”

李世民于混乱中瞥见阿达追随出去,忙又指了两名玄甲郎,跟着一同追去。

杜如晦却径直往正屋阁房走去,“我累了,本日再洗濯不动。”

三人押送着王、高二人回至晋祠时,唐国公道黑沉着脸,以长刀撑地,捡了一张无缺的高椅坐着,杜如晦与二郎沉默垂手立在他身边。一时场中无人敢出声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