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李岩有几分夸大的松了口气,“我要跟你们十七爷去前面伏牛镇看庙会,黑天半夜的,本来就看不清楚,再戴上这个就更看不清了……不消戴最好。”
“大蜜斯,已经很委曲了。”玉树不算了,减轻调子说了句,李岩斜着她,“玉树,那不是我们的钱。”顿了顿,李岩低低叹了口气,“算了,他是有目标的,他是要算计我们,或是操纵我们,总之,这些是投入,不是情面,我们拿了就拿了。”
孔嬷嬷下认识的看向裴清,看到一半就反应过来,硬生生收住目光,人就有了几分不安闲,“大蜜斯,这端方……”
“你服侍大蜜斯,天然要照大蜜斯的端方。”裴清在李岩之前接话道。
“嗯。”李岩应了一声,扫了眼站成一排的四个小丫头,绿蝶和海棠还好,杜鹃较着一脸绝望,恋慕的瞄了眼月桂,月桂却没甚么镇静欢畅的神情,曲膝应了,上前去接长随递上去的马缰绳。
孔嬷嬷也接过缰绳,李岩一怔,裴清看出了她的怔神,“都城这二三十年鼓起的端方,女人出门,都要有个老成的教引嬷嬷陪着才行。”
这一回不到两刻钟,金豆的声音又在车厢外响起,“女人,爷叮咛小的禀报女人:前面伏牛镇明天庙会,伏牛镇这庙会一年一会,每年庙会上,伏牛镇人隐士海,镇北头的镇海寺前本年说是摆了四台大戏,爷叮咛小的问一问女人,要不要去看一看。”
玉树跟在前面下了车,还没站稳,就曲膝替李岩谢裴清。前面车上,孔嬷嬷穿戴整齐,已经快步过来了,绿蝶托着顶帏帽,和海棠几个一起小跑跟在前面。
从南阳城出来,裴清几近隔个两刻钟小半个时候,就打发金豆或是玉粟跑过来一趟,问车子坐着可还风俗,是不是走的太快可感觉难受,要不要泊车下来散一散,四周有个甚么镇子柿子饼很不错,特地买了给她尝尝……诸如此类。
“出了伏牛镇,就是都城地界了。”裴清指着暮光中的村庄,“伏牛镇北边的镇海寺,百多年前,叫红莲寺,大齐太祖本纪里说,太祖十几岁时曾经在红莲寺碰到过一个高人,说他有为君之命,却没有为君之运,太祖诘问转运之法,那高人说,要想转运,除非这红莲寺被海水淹了。六年后,燕厉帝豪侈无度,爱吃活海鱼,大木桶装海水运鱼在红莲寺歇脚的时候,红莲寺失火,世人被困,只好用木桶里的海水灭火。海水就淹了红莲寺,几年后,齐太祖即位为帝,重修红莲寺,改名为镇海寺。”
“不怀美意。”玉树非常干脆的答了句,李岩发笑,“也不必然,他太夺目啦,真不怀美意,底子不会让我们看出来,不管他想干甚么,总有揭底的时候,等着看吧。”
裴清一根眉梢似挑非挑,盯了李岩看了半晌才移开目光,她老是比他料想的更明智和聪明。
“是。”孔嬷嬷恭敬还是,“去伏牛镇,就让月桂跟着吧,月桂骑术不错,她家就在伏牛镇,听话认路都便利些。”
“没有人能算计得了大蜜斯!”玉树嘴角往下,对李岩说的算计不屑一顾,李岩哈了一声,玉树眼里的她家大蜜斯,不是人,是神!或者是妖怪……
“端方甚么的,我不懂,今后请嬷嬷教诲我,这个东西,必然要戴的吗?”李岩却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孔嬷嬷愣了愣,随即恭敬回道:“大蜜斯客气了,婢子不敢当。这帏帽也不是必然要戴,这会儿也没外人,是婢子拘泥了。”
李岩让玉树研了墨,拿了张纸,裴清打发人跑一趟,她就记一笔,甚么时候甚么事儿,玉树伸头看着李岩写了两行,“大蜜斯要记这个,我来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