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 大结局(二十五)[第1页/共2页]

……

和珅赏了他一锭银子,狱卒有眼色地包管将此事烂在肚子里。

此乃玉嬷嬷所留,是托了牢中狱卒之手转交给和珅——狱卒深知和珅夫人冯霁雯与太妃交谊深厚,若不然也不会多番前来探视,是以天然不会回绝这个能够跟和珅示好的机遇。

第二日,程渊进宫面圣,自请交脱手中兵权,辞爵归乡。

信中所言,也均是对和珅一人所言。

这世上,总有功名繁华锁不住的人,不管过了多少年,也如笼中之鸟,始终要摆脱了樊笼而去。

而他,最想看到的便是夫人无忧长乐。

以是,他才会格外埠谅解太妃当年的‘身不由己’。

程渊此番去官,原是早有筹办。

乾隆最后看他一眼,冲他摆了摆手,声音仿佛有些怠倦隧道:“……去罢。”

“你此番挂印而去,倒是两袖轻松,可有想过云南边疆之地朕又能放心交予谁手?”乾隆沉声发问。

其上笔迹是以洇开,显得笔迹混乱。

冯英廉仿佛模糊清了然一些,不但非常像模像样隧道了句“一起安然”作临别赠言,厥后还拉着冯霁雯悄声地问:“奇特,我记得程将军不是暮年丧妻吗?如何……俄然冒出来了一个程太太?”

四下寂静,程渊一向保持着跪地请旨的姿势。

“你身上有伤,就别跪着了,起来罢。”

和珅取下仕女图灯罩,一手持灯,一手持信,来至窗边。

“朕允你去官拜别。”乾隆终究点了头,只是又道:“然大清向来没有辞爵的先例,朕赐你忠勇公之爵,是你实至名归,你即便去官,可功绩在此,不晓得的只怕要背后骂朕鸟尽弓藏,不知体恤有功之臣。”

程渊有些艰巨地站起家来,垂首侧候在一旁。

程渊应了声“是”,临走之际,又道了声:“还望皇上保重龙体……程渊,辞职。”

纸张色彩杂黄且质地劣薄,是大理寺牢中最常见的毛边草纸。

他本成心将此信给冯霁雯看,可方才见冯霁雯哭得悲伤至极,便又改了主张。

此次回京,只怕就没想过再回云南——

乾隆接过名册察看,内心有了计算。

他当即应下。

灰烬飘落窗下,和珅吹熄了灯苗。

临走前,二人特地去看了冯英廉。

玉嬷嬷提及当年为嘉贵妃制毒并不晓得嘉贵妃用处安在,更不知此毒还要了常保的性命——

“回陛下,缅帮刚签下媾和书,不日我大清公主便要下嫁,臣料定少说七八年内云南边疆不会复兴战事。”

玉嬷嬷与太妃都是久经起伏之人,制毒之时就该想到会有无辜之人枉死,而这些年来也并无试图揭露之举,而是心无波澜,以是,良善二字或许早已谈不上。

解甲归去,乃是他当今的心愿,但临别之际,却又不免生出了一丝武将沉沦盔甲刀枪的通病来。

他将信纸一焚而尽。

程渊心底微微一凛。

程渊说着,又呈上一册名单:“……其上皆是微臣悉心清算、自以为可作种植之才,上至云南本地官员,下至虎帐表里大小军余。此行回京之前,也已将云南事件大抵交代安妥——臣此举高耸,却也早已颠末沉思熟虑,毫不敢冒然丢下诸事,令皇上难堪。”

见程渊眉间踌躇,乾隆又意味深长地叹了口气,道:“你还担忧甚么,戋戋一个虚爵罢了,又岂能锁得住你?”

这一走,便不会再有人转头看了。

“谢皇上。”

乾隆久久才开口。

晨风微冷,袭入眉间,和珅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来。

乾隆点点头,未再说别的。

“多谢皇上赏识,臣惶恐难当,却亦心对劲足了。”程渊眼眶微有些发红地说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