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郑芝龙的台湾之行(上)[第1页/共2页]

朱由崧传旨,出榜安民,严厉军纪。不但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对的确有困难的民户还停止赈灾济急,并把郑芝龙的家属长幼庇护起来,免得有人从中作梗,私闯民宅,骚扰百姓者,杀无赦。

只是他没想到,大明帝王隆恩如此浩大,对待降将如此礼遇。

朱由崧还是把施大宣扶起来,安抚了一番,然后兵不血刃便拿下了南安州。

即便朱聿键不下这道旨意,郑芝龙在前敌也呆不住了。因为此时他也接到了四弟郑芝豹的求援信,信中说得明白,郑鸿逵和郑胜利已经获得了自在,他们仍然誓死尽忠大明陛下朱由崧,大小金门都丢了,郑芝莞也投降了,施家父子也投降了,南安州丢了,泉州危在朝夕。

施大宣感觉儿子做得太对了,号令城上挑了白旗,下城以后也带着开城门迎驾,跪伏在门路两旁请罪。

内阁次辅黄宗羲,现在也江郎才尽,隆武帝问计于他,黄宗羲思忖了半天,终究又想出了一条战略,实在不可就放弃了福州和泉州,郑家军的气力在海上,他们可临时退守澎湖,凭大海之险站稳脚根,然后寻求外援,让郑芝龙与荷兰的红毛子获得联络,对朱由崧施压,可解燃眉之急。

然后对施家父子部下的2万人马停止整编,还专门安排太医给施显治伤。

这几千人马,当然得听主将的。再者说了都不是傻逼,降如此圣贤之君,和被诛杀,他们当然挑选前者。

那里有援兵可派?隆武帝一筹末展,早知本日,何必当初。本身当唐王悠哉乐哉,有何不成?但是现在时势由不得本身说了算,何如,何如?

装了整整一大船,派出两艘战船护航,郑芝龙一行500多人,开赴台湾岛,见荷兰红毛子共商大是。

隆武帝一看也只要如此了,当即下旨,将郑芝龙畴前敌调回。

泉州的郑芝豹现在是两面受敌,南安州丧失,施家父子投降,令他雪上加霜。

但是现在西边又丢了漳州和南安州等十多座县城州府,明军势不成挡,水陆两线连吃败仗,泉州垂危。

是以他留下副将钟斌,带兵在这里撑着,筹算悄悄的回京师,正这个时候,他的陛下朱聿键的旨意到了,接旨以后,他一天也没敢迟误,当即回了福州府。

城头上的施大宣,现在也回过神来了,惊诧之余,他感觉这是最好的归宿。现在隆武帝四周受敌,到处兵败,郑芝龙的郑家军也难以挽回局面,他们父子兵微将寡,上面援兵有望,死撑下去,成果只要两个,要么投降,要么战死。

“荡子转头金不换,将军弃暗投明,何罪之有?朕仍然让你官复原职,不但要赦免你,还要赦免你们施家及其部下统统情愿归附大明的将士一概无罪。”

澎湖岛现在在他们的节制之下,郑芝龙决定要亲身去一趟台湾,见见荷兰红毛子。

“施琅罪该万死,请陛降落罪。”

郑芝龙闻言如同好天轰隆,其他城池丢了,他不心疼,唯有南安州,那是他的故乡,祖宗祠庙地点。他恨透了施家父子,痛骂他们不仁不义,如果要把他们抓住,必然要挫骨扬灰,扒皮抽筋,五马分尸,点天灯,凌迟,这些十足都难消贰心头之恨。

现在他们节制的地盘只剩下福州和泉州等本地的像狗尾巴一样的一小快,张献忠的人马他也抵挡不住,不说别人,只一个李定国,他就对于不了。

但是不管如何样,情势现在已经相称危急了。

没有实足的掌控,朱由崧怎敢当着这么多将士的面,与施琅如此赌注?他赌的不是生命,而是十万里斑斓国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