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精兵简政[第1页/共2页]

但是大康的府兵,谁是正儿八经剿匪的?

以太子的德行,让他继位,大康离灭亡也不远了。

剿饷、练饷和夏税秋粮,是压在百姓头上最大的三座大山。

九公主被气笑了,神采却尽是哀思,眼中也带着泪水。

“甚么故事?”

“舞阳,大康哪儿有你说的这么不堪?”

九公主实在是对陈佶绝望了,以是这番话说的特别狠。

“朕莫非不晓得轻徭薄赋对百姓好吗,但是没有充足的银子,官府用甚么剿匪?保卫边陲的兵士粮饷从何而来?”

“你笑甚么?”陈佶不悦问道。

“哪儿有这么不堪?”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陈佶无法说道。

被人指着鼻子怒斥,是陈佶做天子以来第一次,固然很气愤,却找不到辩驳九公主的话。

“大胆,你是在讽刺朕昏庸吗?”

庆妃实在听不下去了。

而他在史乘上的记录,必然是昏君无疑。

“有次和先生谈天,先生说过,大康的苛捐冗赋猛于虎,女儿以为先生说的很对,大康的确有很多百姓为了躲税,甘愿冒着被老虎吃掉的风险躲进深山。

对于豪族最好的体例,就是让他们分红几派,相互制衡。一向以来,历代先皇都是如许做的……”

百姓既然没有粮食充饥,为甚么不吃肉粥呢?

至于练饷,就是百姓付出给兵部练兵的粮饷。

这不是在讽刺他这个天子,是甚么?

父皇,找个时候去官方看看吧!大康已经到了病笃边沿了,再不窜改,大康就真的要亡了!

“舞阳,豪族之间盘根错节,不是那么好杀的!”

陈佶有些不欢畅的打断九公主的话。

陈佶拍案而起,指着九公主,气到手指头直颤栗!

他的确已经好几年没有出过都城了,就算偶尔出去,也是因为祭奠或者插手其他活动,礼部早就安排好好的,他几近看不到百姓。

父皇您百年以后,有何脸孔去见历代先皇?在史乘上又会留下如何的名声?父皇想过这些吗?”

文武百官,谁敢在天子面前说大康要亡了?

“先生说在别的一个天下,有一名君王,长年待在宫里,文武百官为了讨这位君王欢畅,每天溜须拍马,装点承平,君王也觉得国泰民安,他的子民都和他一样,过着歌舞升平的好日子。

以是起首要打消剿饷、练饷、人头税等统统苛捐冗赋,实施轻徭薄赋,给百姓们充足的时候疗摄生息!”

所谓剿饷,就是官府剿匪的饷银。

“听完谏官的报告,这位‘仁慈’的君王非常迷惑的问道‘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女儿莫非不晓得杀了徐瘦子他们的结果吗?为甚么还要杀他们?不杀不可啊!不杀他们,不敷以布衣愤,百姓会造反的!

这也是他最想吐槽的处所。

“女儿之前也和父皇一样,感觉百姓再如何样,也不至于活不下去,但是客岁去了两次川蜀,女儿晓得本身错了,错得离谱!”

九公主擦了一把眼泪,持续说道:“远的不说,就说客岁川蜀寒灾,如果不是先生散尽家财,以工代赈,父皇,母妃,你们晓得川蜀会饿死多少百姓吗?

陈佶起家说道:“你别看他们现在相互结党,明天你弹劾我,明天我弹劾你,但是当你真要去对于他们的时候,豪族绝对会抱在一起对抗朝廷,弄不好,全部大康都能够是以灰飞烟灭!

父皇,您晓得甚么是易子而食吗?就是百姓太饿了,再不吃东西就饿死了,吃本身的孩子又不忍心,只能把本身的孩子跟别人互换……”

“如何整治?”

九公主惨笑着答复。

每次剿匪,百姓都要凑钱给府兵,用来付出本次剿匪的开消,以及抚恤在剿匪过程中受伤的府兵。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