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议废立[第1页/共3页]

刘备一时心乱如麻,罢了罢了,不想了。先回营去罢。因而刘备沉声道:“备远来怠倦,本初,两位王爷,还请允我先行辞职。”

刘备还未答言,袁绍就冷幽幽的来了一句:“玄德,我与诸侯商讨,欲立弘农王为帝,你感觉如何?”

刘备回营,对一向等待的荀彧道:“文若,袁本初已经说动诸侯与太后,欲重立弘农王为帝。乃至还请动宗室平原王与河间王。此次我料袁本初必定一意孤行。此动静传出,天下又要动乱了。”

刘氏皇族颠末历代天子的打压,早就不复西汉初年有兵马有赋税的盛况,现在没有实权的他们,也只能在封国中冒死的吃苦。纵情于声色的同时,后代数量也是急剧增加。而除了嫡宗子能袭爵外,其他子孙却没法顾及,只能任他们成年以后单独糊口。有本领的,天然能够脱颖而出,没本领的,便泯然世人。此次袁绍能说动平原王与河间王,便是对两王说,若能够在立帝一事中立下功劳,太后与新的天子必定会有封赏下来,到时再封荫数子,不在话下。

在三千板楯蛮兵飞山越岭的奇袭之下,不过旬月,函谷关便落入刘备之手。但是还没来得及欢畅,刘备在接到洛阳密报以后,便勃然大怒。

袁绍与平原王、河间王对视一眼,袁绍道:“既然如此,玄德先去安息,此事来日再议。”

刘备与两人叙礼毕,便于下首坐了下来,却不说话,只是拿眼一向看袁绍。刘硕笑眯眯的开口道:“广阳侯便不想问问,我与河间王如何到了此处?”

刘备沉默很久,乃道:“若本初欲知我意,我便直言相告。此非废立之时也,天下,再也经不起震惊了。言尽于此,本初三思。”

刘备天然想获得袁绍请了两位王爷来此干甚么。平原王刘硕,汉桓帝幼弟,建和二年,追封刘桓帝父刘翼为孝崇皇,建庙、陵祭之,陵名博陵。封刘硕为平原王,于博陵奉祀;刘陔,孝穆皇刘开玄孙,担当刘开河间王一脉爵位传承,与当明天子、弘农王平辈,为其堂兄。在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皆死的环境下,汉灵帝一脉最靠近的,便是这二人了。袁绍把这两位王爷请过来,天然是为了重新立帝之事。

袁绍神采一沉。中间一向没说话的河间王刘陔便开言了:“玄德此言差矣,董贼枉荣枯立,废弛法纪。乃至天下大乱。因而方有诸侯举兵西向,天下义士翘首以望。年内以来,董贼惧诸侯兵锋,不得不西迁长安以避之。但是天下诸侯为何讨董?乃董贼行废立之事以失天下民气也。董贼多行不义,败亡期近,其所立之天子,名不正言不顺,天然当拔除帝号也……”

袁绍笑道:“玄德何出此言,你先帝时便已见擢用,申明播于四海,且又是宗室以后,如何议不得废、立?”

袁绍一声嘲笑,道:“箭在弦上,他同意也得同意,分歧意也得同意,可由不得他了。”

太后在,弘农王在,弘农王为先帝嫡宗子,又曾经即位为帝,仿佛打败董卓以后,再度为帝,也不是不成以?

刘备真的不想问,他只想伶仃和袁绍谈谈。可儿家平原王发话了,刘备只好硬着头皮道:“备乃小辈,王爷直呼我字便可,广阳侯之称,备实不敢当。”见平原王点点头,一双浑浊的眼睛却死死看着本身。刘备又只好持续道:“那么敢问两位大王,为何阔别封国,到了洛都?”

刘备一起风尘赶到了洛阳,求见袁绍。袁绍一脸忧色的把他给迎了出去,仿佛没有看到刘备乌青的神采似的,还没等刘备开口,便说道:“玄德来得恰好,我正欲有事与你相商。来来来,先给你先容一下,这位是平原王,先帝之叔;这位是河间王,先帝之侄,同为孝穆皇以后。你们同是宗室,可得好生靠近靠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