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并州[第1页/共2页]

王凌自小便与王昶靠近,直到厥后王充出事,他随蔡邕一行潜往青州,这才好久不见。不过在青州这些年,他也未曾与并州故交断了手札来往。

王昶毕竟年青气盛,受王凌一激,便脱口道:“戋戋一县,有何难哉!”这便应了下来。王凌也不是胡乱保举,王昶固然闲居在家,但向来胸怀弘愿,体贴天下。现在都在家开端注兵法了,还怕他管理不了一县?

如果说颖川名流以战略著称,北方名流以时令著称,那并州名流就是以武略著称了。毕竟地处边疆,经济不及中原、河北发财,儒学程度也相对掉队。并州派固然也有个别顶级名流,但大部分都是以军事见长。包含厥后的郭淮、贾逵、郝昭等人全都是名将。

并州士族,有王凌出身的太原王氏,有郭氏、河东裴氏、卫氏、平阳贾氏等等。别的另有孙氏、令狐氏、温氏、鲍氏等小士族。他们之间互为婚姻,各自抱团,相互搀扶。内里各种牵涉实在是不为外人所知。而王凌也晓得,要压服这些报酬主公所用,实在是艰巨。因为不管是最后谁获得了并州,管理并州或天下,总少不得他们那些人。但是在灰尘未完整落定之前便选边站队的话,如果万一站错,那过后清理起来,搞不好就是人头滚滚了。

并州因为特别的地理环境,其民都是骁悍,骠勇,以兵马武力见长之辈。是以史载汉兴,六郡良家子选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这里的民风也好,文明也好,都是贯之以武力之风的。

说实话,一退隐便为一县之长,便是王凌也没这等候遇。不过王凌之前已经与吕布、张辽筹议过。要在并州破局,当以令媛买马骨,以利诱之,又兼之主公那边情势大好,不怕没民气动。

王凌起首去拜访的就是与本身本家的王昶。王昶,字文舒。少年之时与王凌干系很好,视王凌为兄长。王昶父王泽曾为代郡太守、伯父王柔曾为使匈奴中郎将、雁门太守。二人皆早亡。王昶早就到了退隐的春秋,只是家中其父与伯父王柔前后亡故,而王柔之子,他的从兄王机因忧思太重,也是缠绵病榻多年以后不幸离世,只留下孤儿寡母。王昶没法,也只好先撑起流派再说了。

王凌笑道:“然。吾送大将军之命,今为并州刺史别驾也。”

王凌笑道:“吾受并州刺史拜托,为州选材,吾既知文舒之才,天然当一力荐之。文舒莫非不敢为之乎?”

王昶听了,倒是一惊,道:“兄长,这如何使得?”

张辽围了高柔,听其不卑不亢的自承是高干从弟,受命而来以后。喜其平静胆识,却也不难堪他,笑道:“吾与吕将军受命镇并州,幕府正无人,卿可为之也。”

王凌大笑道:“文舒,一别经年,你可还好?”

王昶正在家中静坐读书,忽闻家仆来报,说是王彦云来访,不由大喜,便离席而起,兴冲冲的直出府门,见了王凌,一把迎住,执其手道:“兄长,别来无恙乎?”

攻陷并州以后,刘备也是因为并州环境特别,而北边数郡还孤悬在外,以是颠末慎重考虑,这才让吕布、张辽留在并州,以并人治并。并把王允之侄王凌给派了过来互助。

这就是有人脉的好处了。之前吕布也派人来延请过。倒是被王昶一口便回绝了。一来是吕布名声不太好。二来是吕布与王昶不是一个路数的。说话说不到一块去。

笑语几句以后,王凌便诚心的道:“文舒,吾素知汝材,今并州新定,百废待兴。吾欲举汝退隐,如何?”

就算不可,不也另有他么。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