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长安天子(二)[第1页/共2页]

天子沉默半晌,无可何如的道:“便依卿言。”

河东太守王邑闻天子车驾至,乃使数千人负米贡饷,又奉献绵帛等物。天子乃御牛车,都安邑。遂封王邑为列侯。天子既渡河,因有大河隔绝,且兼河东素为白波军纵横之土。李傕、郭汜遂不再追。乃自引军返长安。

是以袁绍得报关中动静,便给黾池、函谷等关下了死令,关中来人,一个也不准放出去。韩融在函谷流连十数日,隔着一道关门而不得入洛阳。想着本身背负任务,袁绍却拒之不见,不由悲忿交集,对着函谷关大哭一场。乃道:“吾前后为使,前丧诸僚,今又被阻。无脸孔复见陛下。今死此,唯恨不见汉室再兴也!”言罢,一头撞死在关前。

长安天子在安邑,内有王邑与诸臣帮手,外有白波军诸帅拱卫,情势胜太长安不知凡几。因而心中渐安。未几,有动静传来,洛阳城中,皇兄驾崩。天子临轩大哭一场,父皇血脉只他三人。自父皇崩殂以来,便颠沛流浪,各自一方。现在皇兄亦去,本身身边便只剩下守寡的万年公主一人。皇兄大好韶华,便早早离世,莫非是天欲绝我汉家气运不成?

因而两边又发兵器,连日大战,兵连相缀数十余里。白波甲士多势众,李傕、郭汜力战军疲后不能敌,乃还弘农。

天子遣使复往函谷叩关,仍然被冷冰冰的拒之于关外。再过些光阴,袁绍立皇兄之子刘珉为帝的动静传来。天子便顿时明白了袁绍的心机,于舍中骂道:“袁绍此举,与董贼何差耶?”

函谷关见死了一个大臣,也是一慌,干脆关门紧闭,来者皆拒了。韩融主子见韩融身故关前,皆放声大哭。天子知韩融死,亦是感慨不已,遂赠司空,命厚葬之。

三辅户口数十万,自李傕、郭汜相攻、长安天子东归今后,长安大乱,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李傕、郭汜见关中残破,军粮无觉得继,因而一个返回池阳屯田,一个倒是盯住了段煨。复与段煨相争。

当初数位大臣出使袁绍,只他独还,朝中微议,觉得他与袁绍有勾连。本日复使袁绍,被阻函谷,韩融想起本身以老迈之躯,驰驱四方,却无一事以济朝廷。悲从中来,怒自胆生。遂一死以证己之明净、以报朝廷之恩。

凉州众见其威势,不敢上前,纷繁打劫宫女去了。有宫女不肯为乱兵所掳,独自投河而死。到了北岸,计点人数,大臣中又少了步兵校尉魏桀、大长秋苗祀等,而羽林、虎贲等卫士已不满百人矣。

张绣与贾诩率了部曲,一起缓行至华***中风景,又与荆州分歧。固然离凉州还远,但比起荆州来,也近了很多。且张济在陕县屯兵已久,军属多在弘农。张绣纵马扬鞭,到了贾诩身侧,笑道:“贾公,到华阴见了段叔父,再取了贾公家眷,吾等便往陕县。稍作休整,便可渡河也。”

李乐大喜,因而便动手筹办渡河诸事。方具舟船,李傕、郭汜闻天子欲走,复引军来追。杨奉等率羽林、虎贲抵住,天子自出营临河欲渡。岸高十数丈,乃以绢缒而下。余众则蒲伏下岸。杨奉见天子上了船,遂使徐晃断后,本身亦率众走。

韩融受命,一起东行,到了函谷关便被挡住了。此时袁绍正与公孙瓒相争,关头时候不想理睬关中诸事。他一小我把洛阳天子捏在手中,为所欲为。压根就不想领受关中的那些文武百官。真让那些人来了,一个个都不好招惹不说,本技艺中的权力必定也要大量缩水。与此同时,还与凉州诸将结仇。谁情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