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月票了)[第1页/共3页]

“以往筑路,皆是朝庭出钱帛,由百姓出役而建,不但耗光阴久,乃至还迟误农时,现在用战俘筑路,或是好好替我大唐省下了一大笔的赋税,也没有让百姓多服劳役,一举数得之事,怕是房大人早有所虑了吧?”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二人与我同坐榻上,相邀而饮,而我身边还坐着个武研院主事,钟骅钟大人。

贞观十六年八月中,安西都护郭孝恪领精骑反击,将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所派的处月、处密二部雄师一一击溃,处月部亡,处密部归降,乙毗咄陆可汗惊惧,往西而退,沿斜破西域小国数座,不过却又为了争夺财物而产生了内哄,西突厥各部上表请李叔叔废掉乙毗咄陆可汗。

半年多畴昔了,依托那十数万俘虏所构筑的长安至洛阳的水泥大道已经近半,真可谓是遇山开山,遇水搭桥,总之一句话,尽量能按最短的直线间隔进步,就按最短的直线间隔进步,当今的工部尚书已经换了人了,变成了我的阎师兄的兄长阎立德,这位兄台我亦见过多次,也属因而一名比较醉心于作画的官员,在构筑从长安至洛阳的水泥直道上,这位工部尚书也与我这位最后的发起者见了很多面,相谈甚欢,此时,水泥直道的构筑已经经郑县、越潼关、大谷关至湖城了,路途过半,比之以往的门路间隔收缩了一倍不止,并且宽广平整的路面,是以往门路的一倍以上,宽度为两丈不足,如此浩大的工程,恰是因为采取了多种新式修建东西,以及大量天时用了战俘,既没有引发民怨,一样也没有耗掉大量的国库资金,反倒是我提出的筑路以后,凡上路者,皆须付费,然后用这些过盘费来随时补葺门路这个发起获得了这位工部尚书的正视。

“陛下,我朝兵马尚未齐备,然若高句丽东部大人真有戳其王之野心,微臣觉得,恰是我大唐可高文文章之时。”我朝着李叔叔笑了笑,谨慎地把谍报折好摆在桌案上。

最后,不晓得李叔叔出于何种考虑,采取了册封突厥新可汗的建议,原可汗乙毗咄陆只能西逃吐火罗。

可朝庭里的大臣们又分红了两派,有些人以为这时候恰是鼓吹大唐兵威之时,应当趁其内哄,一股作气而击之,不让西突厥再有扰我大唐西疆边患之忧。

“甚么?!”我不由得喜呼了起来。先人你个板板的,我也要有后了?!

“可惜老夫尚未筹办齐备,不然,此时,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李叔叔有些愤然地把我呈递给他的谍报掷在结案几上。

我摆布瞄了一眼,看着李叔叔没有说话,李叔叔明白了我的意义,挥退了身边的那些寺人侍女,朝我靠近了些:“贤婿且说来。”

那两个马伕,别看仅仅是掌管马匹的,但他们精通兽医之术,长年与那些权贵家的爱马打交道,获得谍报的渠道因此大增,这对于便利李叔叔今后攻伐高句丽,必然能有很大的帮忙。

“岳父大人,高句丽大王高建武的主子当中,已经有了两位马夫。”这话我说得很轻很低,不过,听了些言的李叔叔倒是闻言一震,一双鹰目顿时闪过了一道精光,旋及又暗了去,不过,我还是能从李叔叔弯起的嘴角处看到了他那压仰不住的高兴。

“阎大人尽请宽解,武研院本就是我朝专门改进和新制军事东西之场合,既是陛下有命,我等自当竭尽尽力,定不负陛下与阎大人之厚望。”我抢先拍胸脯认下了,好歹咱也懂点物理,现在的攻城东西大部分都跟初中物理有联络,这也恰好是我所能传授的范围。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