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打着灯笼也难找[第1页/共2页]

“哎呀,我今后的驸马呀,能有姐夫一半的才华我就心对劲足了呢!”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长孙皇后的身上,伴跟着皇后的一声娇呼,李世民将她拦腰抱起,大步流星的向后殿走去。

长孙皇后笑道:“那苏程也只是去四方馆考证,算不上是大闹四方馆啊!”

看到天子欢畅的模样,长孙皇后一双大眼睛更加敞亮了:“啊,我晓得了,是稻种!陛下,是稻种对不对?”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长孙皇后再次盈盈下拜:“臣妾恭贺陛下,一年两熟的稻米推行开来,必定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仓足而兵精,陛下定能初创千古乱世!”

因为豫章公主之母早逝,被长孙皇后养在跟前,又和长乐公主春秋附近,以是两人最是相好。

实在他要不是自重天子的身份,早就上去揍那林邑国的王子了。

长孙皇后抿嘴笑道:“嗯,臣妾猜一下,必然是苏程发明了一年两熟的稻米对不对?”

长孙皇后嫣然笑道:“臣妾倒是感觉苏程打的好,那林邑国的王子竟然没有将一年两熟的稻米进献给陛下,不然去岁也不会有那么多百姓遭了灾,陛下也不消愁的几夜都睡不着觉了。”

夜深了,长乐公主躺在榻上,那张写着诗的宣纸仍然抱在怀里,一颗芳心噗通噗通跳的短长,直到夜深了才沉甜睡去。

长孙皇后听了面前一亮:“林邑国的稻米一年两熟产量还很大!林邑国只是一个小国,并且路途悠远,要为大唐供应稻米必定不成能。”

刚好豫章公主也在长乐公主的寝殿里做客,见到这首诗以后顿时惊呼连连爱不释手。

长孙皇后先是为天子斟了一杯酒,然后嫣然笑道:“臣妾倒是猎奇苏程是如何大闹四方馆的,请陛下说给臣妾听听。”

李世民气中荡漾,仿佛又找回了当初纵横疆场的豪情,只可惜现在他已经贵为天子,再也没有纵横疆场的机遇了。

长孙皇后在得知苏程又作了诗以后,也让人抄送了一份送给了长乐公主。

苏程不但诗才横溢,并且年纪悄悄就立下大功被封为安康县伯,如许的驸马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长孙皇后惊奇道:“甚么?一年两熟的稻米?”

“甚么?真的假的?”长乐公主欣喜道。

感遭到皇后那眼巴巴的眼神,李世民非常无法,他明白这是皇后在替苏程讨封赏呢。

看来苏程大闹四方馆并非混闹,长孙皇后愈发的猎奇,苏程到底干了甚么,竟然让陛下如此欢畅?

“好动静!”

长孙皇后笑道:“陛下,苏程立的功绩可不小呢!”

长乐公主红着脸悄悄啐了一口:“甚么姐夫?别瞎扯,父皇又没有下旨!”

李世民笑道:“那倒也是,林邑国的王子被揍了几下,朕看着内心也痛快。”

一时候,长乐公主心中充满了甜美,她感觉她和苏程的婚事算是真的灰尘落定了。

李世民笑道:“这小子也算是福缘深厚,他师父游历天下曾经去过林邑国,发明那边的稻米一年两熟,苏程也是听到师父提及过。”

才调出众,长的一表人才,现在又立了功,很明显皇后对这个准半子非常对劲。

长乐公主红着脸不说话,璎珞笑道:“苏公子一表人才,风骚俶傥。”

李世民没好气道:“朕乃天下之主,坐拥四海,这小子既然立了大功,朕还会没了他功绩不成?朕已经封他为安康县伯,并赐他一座宅子。”

长孙皇后欣喜道:“这一年两熟的稻米一旦在大唐推行开来,一年会增加多少稻米?这是普天同庆的善政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