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不朽[第1页/共3页]

本来于道之已通过渠道获知本身与丰臣秀吉构和的事。于道之以为林延潮未经朝廷暗里许和这乃大罪,义正严辞地指责林延潮此举实置天子与天下百姓于何地?以是必须予以严惩!不然……不然就必须加钱……必须从三万两加到了五万两。

“这……据我所知确切没有瞒报,是火线将士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于道之笑道:“年兄别来无恙乎?”

宋应昌听了于道之这句话,面色有些丢脸,但他随即平复情感,满脸堆起了笑容。林延潮笑道:“是啊,宋经略受封后,确切是战战兢兢,平壤之役灭敌上万,斩级一千五百余,厥后碧蹄馆又杀倭数千余,这些并非宋经略一人之劳,而是全军将士用命,这夸奖抚恤下去,当然就费钱如流水了,但这钱不能省啊!诸位说对不对?”

这十几名官员本觉得林延潮会给他们拂尘洗尘,但没推测倒是浅显的粗茶淡饭,不由有些绝望。

林延潮与宋应昌对视了一眼。

“实不相瞒,东征军这一次在晋州城城下大捷非常鼓励民气,但朝堂上面对于晋州之捷都很有迷惑,”于道之一面看宋应昌神情一面道,“感觉有不实瞒报之处,以是我这一趟明着来慰劳,实际上也是奉了查探的旨意,说来让年兄心底有个筹办”

指责完后,于道之派人与朝鲜联络官员说话,只要朝鲜肯拿些土贡给他,便能够替他们说好话。面对于道之的威胁,朝鲜国高低不得不平从于他的讹诈,向官方征派,弄得朝鲜百姓对此人是怨声载道。

“但是还短两万?”林延潮反问道。

宋应昌则道:“晋州之战报捷文书是经略草拟的?于我何干?”

他开口道:“有功当然要赏,朝廷毫不会虐待将士,只是于某有一事不明,一个平壤之战已是这么多封赏下去了,那么晋州之战歼敌两万,到时候经略大人又筹算向朝廷要多少的犒赏?”

看后林延潮心想,这于道之果然是李子华同年好友啊,这贪婪敛财的本领可谓如出一辙,竟然都欺诈到朝鲜来了。

宋应昌迎上前去,二人笑着作揖。

听了宋应昌林延潮刹时恍然大悟道:“我道是甚么?本来是加钱啊!”

宋应昌笑着道:“还不都是托了年弟的福。”

宋应昌双眼微眯,他与于道之订交多年,对他这位老友的脾气非常清楚,因而道:“年弟所言极是,不知年弟此来朝鲜可有别的调派?”

这当然与当初倭国使臣玄苏劝林延潮以三浦倭寇之名,来承认倭军割让朝鲜地盘的究竟分歧。

于道之抚须笑道:“不敢当,当年你我同榜相好的数人,李子华年兄于河督任上因调用河道银的事郁郁而终后,另有守约年兄,古乘年兄前后病亡后,现在除了沈归德仍健在外,已是未几了。”

“另有此次不但是晋州的战果,另有东征军的赋税账目也是要核实的,你们交代清楚了吗?”

于道之在席上道:“经略大人,这东征军的将士日子过得可真是辛苦!”

宋应昌的定见,就是朝鲜局面退回正德五年时的环境,当时倭国在朝鲜三浦设立倭馆。

目睹林延潮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世人不得不连声道:“恰是,恰是。”

宋应昌道:“我与于道之丰年谊,宋某不信他一点情面都不讲,渐渐与他磨去,要紧是你我要先过了这一关!不然晋州之战一旦报上去是浮夸,那么朝廷就会究查贤弟的方命之罪啊!石大司马这时候对你是毫不会部下容情的。”

反观林延潮则笑着道:“于司马果然是心细如发,就这么办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