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贯之[第1页/共9页]

五两度援朝平倭之功。

听完宋应昌之言,杨俊民抚须道:“如大司寇,大司马所言,火耗归公乃修一条鞭法之不敷,推行万历新钱所用,但处所舞弊弄法又岂止于火耗一项。至于治人治法之论,不在此议,上面不必再争。”

这名宫里寺人这么说完偷看林延潮,沈一贯的神采。

国在家才在!

看着一脸不明以是的陈济川,林延潮道:“这十几万两的常例银子,都是各地官员的贡献,我入阁以来一文没动,眼下分作两拨,一半拿去给学功书院作办学之用,一半作帮助京师敝宅后辈作读书之用。”

孙承宗表情沉重,他从这几日得知,沈四明四下漫衍谈吐,言林延潮欲大刀阔斧行变法之事。

孙承宗见林延潮暴露逐客之意,只能辞职。他走到门外,转头见林延潮以指叩桌,凝眉深思。

朝廷遂废官方白银市易,以银币为钱,称量白银终被银本位制代替,火耗归公之法也是以被拔除,但仍被后代誉为一代良法。

杨俊民则道:“郑廷尉似没有看清揭贴所书,火耗归公当然不成为正项,乃州县百姓将正项与火耗一并自封投柜,由州县封柜至藩司,经户部奏销以后,再由藩司至州县。”

四播州之乱。

许孚远说完,沈一贯一方已是瞠目结舌。

这才坐下,陈济川即前来道:“相爷,你叮咛的事,我办好了,这是底薄。”

沈一贯踱步一阵,走到案几边立足,但见他手抚几上青瓷缓缓道:“他主张收商税,老夫不反对,他主张互市惠工,老夫也不反对,但是他要火耗归公,这加征加派之名老夫岂可受之,这一次老夫却不能不站出来发言了。”

萧财主则道:“本部不敢苟同。”

二均丈,张居正身后,清丈地步之法几乎拔除,石星任户部尚书时于各省持续推行此法。

这一刻孙承宗俄然想起了,他第一次至林延潮门上时景象。那一天雪下得很大,他于落魄之时投奔林延潮,得之收留。这一刻十几年的师生之情涌上心头。

孙承宗道:“师相,门生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至于沈一贯浙党看似很短长,以同亲籍贯,姻亲构成圈子,比财贿来往,好处互换或有着投其喜好构成干系显得……力量更大。

于慎行道:“如方才大司农所言,火耗是自一条鞭法才有,此说极其精到。嘉靖十年时一条鞭法,已在有些处所试行,万历九年由首辅张文忠公推行至两京十三省,朝廷税赋一概以白银计,如此也有了火耗。”

这话的意义是宦海间缔结干系,有共同品德寻求为上,其次就是乡党朋友,再次就是财帛,最后则是兴趣爱好差未几。

目睹与此,孙承宗已不顾林延潮之前话,起家仗义执言道:“火耗之事……”

萧财主说完安闲坐下,很多官员连连点头,满脸镇静。

这一夜间,雨时而下,时而停。

在大廷议前,氛围严厉,林延潮与沈一贯二人神情都是凝重,本日之事是二人第一次短兵相接,百官知此也有一番凝重。

廷议之日。

汗青上浙党斗不过东林党,现在自也斗不过林延潮。

萧良有,叶向高,方从哲他们议了一夜,镇静者,摩拳擦掌者有之,但也有很多人忧心忡忡,以及言出顾虑之意。乃至以往一贯支撑林延潮的弟子,也是有些畏缩。

但是后者的钱,林延潮入阁来却一两充公。当然聚贤不避亲还是必须的。

当年另一个张文忠,以廉洁闻名的嘉靖阁臣张璁感慨。

与议官员皆聚于阙左门外。

这时廷议风向已变,一时之间无人反对朱鼎祚的定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