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陈矩[第1页/共4页]

就在这时,他听得外头传来排闼声,四周的嗡嗡之声却一下子停止了。

听林延潮这么说,赵用贤点了点头当即道:“我明白了。”

世人拜别后,方才力驳群雄的林延潮当即起家与付知远见礼道:“林某见过老府台。”

林延潮来到门外就听得门内声音非常刺耳。

“但是运兵又能如何办呢?朝廷养了十二万的运兵,当初运军有每年屯田所入一笔,行粮所入一笔,月粮所入一笔,但现在运兵屯田尽被兼并,行粮月粮朝廷也从没有给足。运兵也是老百姓,他们也有一家妻儿长幼要养,不让夹带土宜让他们如何养家?你来出个别例。”

“你们也晓得本部堂持海漕之意,但海漕不即是要拔除河漕,河漕之腐败到了本日诸位都是看在眼底!付漕台筹算以酷刑峻法整治,吾不附和,漕政腐败不在于治,而在于法,法不更新,则为弊法,本部堂觉得这漕法要变!”

一名言官起家道:“答应漕船夹带土宜,即是朝廷将商税白予之,平白上使得临清,崇文税等钞关少了很多国入。”

林延潮则是披上衣袍前去内阁,付知远已是抵京。

顿时会揖室因他的呈现而鸦雀无声。

林延潮道:“汝师兄,此事不在于圣上,而在于宫中有人作梗。我等身为臣子,也不好令陛下堕入两难的地步。”

却说林延潮在门外听了几句后,轻哼一声,当即伸出单手推开门。

在都察院堂参时,他已被摆布都御史峻厉问了几句。

事情议完,二人告别。

但他也晓得现在言官权力极重,权势轻一些的部寺大臣,这些人都不放在眼底。

他笑了笑然后道:“漕政之事虽非礼部所掌,但廷议上我与众辅臣也是商讨过几次。当然本部堂所见与很多人有些分歧,这就当作不随众觉得是非吧。”

林延潮淡淡地笑道:“汝师内里冷,上亭子来。”

“多谢元辅。”林延潮向王家屏称谢后,然后转过身看向众科臣们。

但本日的配角不是内阁,而是刚从淮安进京的河漕总督付知远。

付知远满腔悲忿,一名大臣就如此受辱于言官的口舌之下。

“敢问两位大人,来岁太子册立事,我们礼部是否还要复请,此事任务在本部,如果不请怕内里会有群情。”

赵用贤捏须道:“这也是大宗伯擅拉帮结派啊,但凭心而论,这也是人家的本领,这一年来部里的事,大宗伯把握起来是游刃不足,礼部奏请极少被内阁,礼科打发还来。”

“漕运之事,朝廷早有主张,漕督不以温馨为要,突然以酷刑峻法整治,此博名乎?好功之病乎?”

韩世能闻此心知,此是肇事上身的事,他看了一眼林延潮的神采,当即出面道:“之前左侍郎鸣周兄因进言此事已是触怒天颜,如果再言怕是反而更倒霉于国本,汝师三思啊。”

付知远闻声言官诘责,一一答之,贰心底有气。

付知远辩驳了几次,都被这些言官说了返来。他也是堂堂二品大员,几时受过如许的屈辱,当即他闭上眼睛,不置一词,任由这些言官去说。

林延潮不动声色喝了一口茶道:“此事本部堂也实是无法,为人臣当有忠君之心,但东宫之事乃天下大本,又不成不定,还请汝师教我如何办?”

众言官们对视一言,不敢当即出声反对。

侍从看赵用贤的神采,然后道:“这位左宗伯来部才多久,就与大宗伯走得这么近了。”

天子如他所愿,让黄凤翔任南京吏部侍郎,本来礼部左侍郎要由赵用贤补上,但赵用贤与吏部尚书陆光祖反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