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一章 论破[第1页/共2页]

林延潮笑了笑持续道:“朱郎中,无妨听吾一言,器之地点,道则在焉。有其器必有其道,无其器则无其道。离道言器不取,可离器又何故言道?朱郎中寻三代之道,皓首穷经,于故纸堆中索迹,却不知三代之道,就在三尺以内,日用当中,不时可躬身践行。”

这道与器之说出自易经,道无形,形而上,器无形,形而下。

周子义平生皓首穷经,身为理学宗师,实际的就是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故而得义理之精。董仲舒虽也是名家,可春秋繁露,却不在他读书之列。

“老子有云,仆散则为器。自古以来,器不离道,道不离器,汝弃内圣而言外王,乃离道而言器,不异于捐本逐末。这三尺孩童都能知之的事理,莫非林中允不知,如此可为真儒邪?”

没有实体,你空说事理,有个毛用,你又不是道本身,能说出个以是然来?三代内圣之道太远了,你翻书中得来,就必然是三代内圣之道吗?与其如此,不如在事功中体味三代的事理,这就是实际出真知!

周子义没有推测会在这一点上被林延潮驳斥。他以往与人辩经答辩,却从没有碰到如林延潮,如许长于考据之人。

瞧!几位侍直经筵官已是在摩拳擦掌了。

见周子义处于下风,曾省吾,王篆本筹算周子义单挑掉林延潮,但眼下就要群殴了。

听林延潮这么说,曾省吾,王篆都是点点头,你终究晓得错了吧,肯服软就好了,不过服软没有,咱群殴,就算你趴下,还要用力踹你。但曾省吾,王篆以下还没出场经筵官却满脸焦心,林延潮如何这就被驳斥了,他们还未出场呢,不能一展技艺真是可惜。

小天子现在听得林延潮与周子义辩论正出色,见有侍直经筵官员出班,一副唯恐天下稳定的模样道:“爱卿请讲。”

单挑,就是你一小我挑我们一群;群殴,就是我们一群人殴你一个,两条路任你林延潮自选。

以是周子义被林延潮论破,并非是败在了他的义理上。

“是,陛下。”

又一名官员出班,此人是御史耿周,是曾省吾门人。耿周见王篆被林延潮驳斥,从速出来救场。

此非战之罪,如果林延潮在义理上,堂堂正正的驳斥周子义也就罢了,但是你却不来这一套,专门抵赖和考据高低工夫。

林延潮说得云淡风轻,不见半燃烧气,朱裹只能在场中,如同复读机般在殿中几次地说,这,这,这!

“此一派胡言!朱子所言乃人道,而非天道。”出班的是给事中吴堪,他见耿周得胜,出班挽救,也不先上奏天子,直接来喷林延潮。

一旁曾省吾,王篆都是不忿,周子义败得冤枉啊!

朱裹的话,在场凡学易学,玄学,理学的官员都是交口奖饰。

“林中允言凡有其器,必有其道,但千五百年来,道之不存,又如何言器?”

果然深明群殴之道。(未完待续。)

“盖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尽。道在器中,在事功当中,此非捐本逐末,而是由末知本。朱郎中言道而不及物,实枉作工夫,如井中捞月!”

老子说,仆(道)散则为器,也就是道在器先。

林延潮看去本来是吏部郎中朱裹,算是王篆的部下,听闻也是个擅辩之士。

耿周出阵,朱裹举袖拭去额上之汗,退到一旁。

小天子听了心道,本日如何了?如何都来批林延潮了。

林延潮这连环三问,将朱裹说得僵住道:“这。这自有先贤之书。”

这是歪门正道,我等不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