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一章 经科史科[第1页/共3页]

林延潮听了笑着道:“火勃的建议也为可取之策,二者兼顾,方为上策。”

除了售卖之用外,林延潮还筹办三百份投给本身熟悉的同僚,同亲,同年等等。至于天子,张居正,申时行那一份必定也是要的。

贺自明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算盘,一边拨筹算珠,一边道:“先生,我们学功堂杂论半月一刊,一刊五百份,那一个月就是一千份,就算是一份二分五厘,一个月就是二十五两。但孙匠人若不接其他活计,抛去雕版,东西之费,以及店里四名男工,两名女工之资,另有交纳朝廷的丁赋,给上头的贡献,一个月到手没有几两银子。”

一名弟子建议道:“先生,不如换木活字或是泥活字,虽贵了一些,但所费之功却比雕版印刷更快。”

究竟证明集思广益很有结果的,世人埋头机虑一番,陶望龄俄然面露浅笑。

孙有功感激地连连道:“使得,使得,这都比小人一个月赚得还多了。”

上面林延潮就让陶望龄,徐火勃作为学功堂杂论的总编,让他们本身从门下弟子里招收人马,来一并停止编撰之事。至于贺子明,林延潮以为他有运营之才,就让他卖力出纳管帐之事。

几名弟子群情道:“是啊如此太慢了,先生在讲堂上讲义,弟子都是当即摘抄,内里书肆都以银雇我们士子誊写讲义后,给他们一份,若等个十二日,恐怕都城里的读书人早就人手一份。”

众弟子们见孙有功这喜出望外的神情,也是在心底道,先生不但不肯让我们白做工,也不肯让孙匠人亏损,真是仁厚啊。

“这如何禁得了?就算能禁得夹带,如果记心甚好的,出了堂也可默下大半。”

林延潮对贺自明赞成道:“此言甚善。你有何策?”

贺子明持续道:“孙匠人得五十两,我们也可得五十两,扣去十五两笔墨纸张之费,尽得利三十五两,如果作为几位编撰同窗,以及先生的润笔之酬,的确绰绰不足。”

林延潮又向其他弟子道:“自明此言甚善,你们感觉另有何改进之处吗?”

孙有功开口道:“一日从早到晚可雕得三百多字,小人雕板几十年,很少错字,但再快就易错了。另有我这儿子新学雕版不过数年,但两三百字也是不在话下。”

孙有功听了赶紧道:“状元公这些无妨事,小人一个月赚这些钱已是很好了。”

林延潮听了,心想论及效力,雕版印刷确切不如活字印刷。活字印刷只需排字便能够了,但题目是活字印刷的模具比较贵,导致本钱下不来。

“两千字?五日一刊?那不与朝廷邸报差未几了吗?”一名弟子当即反对道。

贺自明拨筹算珠:“你听我说来,如果售八百份,那一个月就是一千六百份,暂订价五分,一个月就是八十两,得资学功堂与孙匠人参半,那就是四十两。如果一个月四十两,孙匠人觉得如何?”

孙有功也有些踌躇,倒不是匠坊里添了一人,利润就薄了,还要缴代役银的原因。匠人在司经局应役还算不错,不似其他的官匠坊,每日绝早入局﹐在官吏监督下造作抵暮方散。

众弟子都是点头,本来他们都是筹算以劳力补助,作为弟子应尽任务。但没有推测林延潮还给他们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见贺字明提出一条建议就获得林延潮嘉奖,众弟子们都是开动脑筋。

传闻要换木活字,泥活字,匠坊里的人听了都苦着脸,孙有功嘴唇一动,想说又不敢说。

孙有功实在心底打得是别的心机,虽说匠坊里只能接林延潮买卖,但如果有敷裕工夫,他可去官府或者其他匠坊打几天零工,这也是支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