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第1页/共2页]

蔡虚斋就是蔡清,泉州人。理学大宗师,犹善于治易,李廷机,俞大猷都拜下他的门下。

“奇才,真天下之奇才!”一人道,“这一篇治易的文章,写得太好,我本觉得自蔡虚斋后,本省治易名家不过平常罢了,但这一篇写得何止是入木三分,的确深切其髓,这等文章不取第一也难,你可知本府有哪位名家治易吗?”

“你附耳来,我与你说。”

卢教谕笑着道:“不好说,不过我必向提学大人提请,让他进我府学。”

不过有卷子看为何不看,院试前三的卷子,他们也想抢先一睹为快。

当下陶提学拿了卷子来到公堂,亲身拜了孔子后,然后将一百张卷子取来。他看了一白今后,最后筛了五十五份卷子定为录卷。

府学卢教谕待看到治尚书那考生的名字后,不由讶异道:“竟然是他!”

长乐县学教谕看了不语,另一人听了拿卷子来一看,点点头道:“确切,四书题笔墨上逊了一筹,相较下还是欠些火候,并且此人五言八韵诗也作得普通,可惜了。”

陶提学大抵排定了坐次,将定的首卷,次卷,三卷一字排开。

县学教谕当下道:“以我之见,治尚书此子,真是博学多闻,文籍里的仪制,信手拈来。听闻陶提学本经也是尚书,会将此篇选入前三,真是实至名归。”

县学教谕不觉得意笑着道:“哈哈,这我倒是忘了。引经据典之事,你不要与我说,我只看辞意,你看这一句乃知文王之卑服,岂曰无衣,不若思如挟纩也,岂翳无服,不若衣被天下也。”

千余考生,以及考生家人,一并涌至府衙前。实在放榜对于很多考生而言,都是抱怨的,因为放榜的实在太快了。(未完待续。。)

卢教谕道:“是啊,不过此篇文王卑服,用词用典虽是不错,但笔墨功底还是稍逊了一分。”

“挟纩乃授人冬衣,衣被天下为王者之心。文王卑服,并非没有华衣,衣三章,裳而有四章,只是与其华衣在身,却不如衣被天下。这真是一语道尽,斑斓文章不过如此,真天下一等一的好文啊!”

宿醉在酒馆里的考生,也被小二伴计摇醒,提示本日要去看榜了。

说着县学教谕拿着文章的手,都是抖了起来。

“他的儿子名叫是?”

县学教谕深思了一阵。摇了点头道:“这我倒是不记得了。”

“我略知一二,现任建阳训导的懋卿公啊,传闻他的儿子。这一次也来赴院试了。”

卢教谕捏须笑道:“这又何不成?”

三张卷子←,,大师人手传看,世人边看文边捏须点头,或者与一旁之人评头论足一番。

世人群情完了后,陶提学问道:“诸公看望后有何贰言?”

长乐县学教谕神采这才都雅了一些,道:“是啊,是我短见了,不知此子是否是我长乐县的考生,我传闻状元公之子陈一愚本经也是治尚书的,这一篇八成他写的。”

当下几名书吏上来,脱手将五十五份卷子糊名纸拆去,再顺次将名字誊写到榜文上。这卷上名字的童生,不日就要入泮,进入府县庙学里,成为生员,受他们教诲。

陶提学笑着道:“那就好,拆卷!”

五十五份录卷中,又取了最好的三篇,定为前三。

卢教谕捏须道:“没甚么可惜的,我看此子不出数年,必成文章宗匠,你何必以本日是非论之。”

县学教谕怒道:“不可,如果如此,我必不与你干休。”

“你又考校我了,周爵有九命,上公九命为伯。王之三公八命,侯伯七命……衣五章,臯陶谟有云,天命有德,五服五章。”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