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给你[第1页/共2页]

“下官觉得解盐行盐于山西,陕西各府能够,但至河南就路程太远了。并且解盐乃是天盐,以往就岁额不敷,眼下朝廷连两淮的正盐都没法定时支取,又何况解盐?”

这才是好官啊!

虽说听起来有些惊险,但实际上这在黄河汛期时,倒是如家常便饭普通的事。

林延潮闻言对于知远佩服的是五体投地。

付知远点点头道:“是啊,不过淮盐也不错,淮盐产盐居天下三分之一,并且南直隶,江西,湖广,本省河南,汝宁,南阳三府皆是淮盐行盐之地,两淮盐商又遍及天下,商贸来往,毫不会令百姓出缺盐之苦。”

林延潮持续装胡涂问道:“还请府台说得再明白些。”

付知远四五十岁的人了,与林延潮一并坐在拼搭的木桌上吃着大饼。

“而对本府而言,盐商能够不持盐引从府里盐仓支取,就少了盐课所得,朝廷平白少了这一笔税赋。”

知府巡查,那是多么大事。

二人囫囵吃了一些,付知远就对林延潮扣问起河工之事,待叮咛了几句再谨慎也不为过的话,然后俄然话锋一转,提及了朝廷成心将半个河南盐政归于潞王的事,问林延潮的观点。

付知远点点头道:“不错,此事本官觉得不当,本官筹算向藩司上申此事,再奏报朝廷,故而想劳请司马一番。”

林延潮闻言大喜道:“山东与本府不过一河之隔,如果山东,那是最好不过了。”

黄越等河工署的官员,在河上呆了一夜,他们构造民役河工,提着灯巡查河堤,以及堵管涌等繁忙了一夜。

林延潮听到潞王的事,很谨慎当下打草率道:“下官只知河工,于盐政之事不甚体味,还请府台示下。”

所谓天盐就是靠天用饭,海盐能够通过以为煎熬烹煮而得,但解盐就是报酬划出地来,引水灌之,待南风起时,方才结颗粒。

付知远点点头道:“此事也不能操切,无妨等了汛期过后再去。”

现在黄河的河水已是没过了河堤的堤肩。

付知远道:“堤上民役吃甚么,我们就吃甚么?”

一  明朝盐法多弊端,这并非一日一时之功,而是多年的堆集。

草棚里甚是简朴。

付知远觉得林延潮仍不明白,非常耐烦隧道:“林司马也晓得,盐商之困弊在于守支。以往朝廷给各府各县之引盐,从没有足额过,贩子守支时长已是抱怨。若半省盐政归于一处,那么谁先支谁后支,就不好说了。”

林延潮这才放心,然后向付知远一口答允下来。

但付知远没说太多话,全程就是林延潮引着他,看堤上民役河工如何修补河堤,并叮咛交代堤上官吏一些话,然后又去堤棚里看看州县供应的粥饭,是否殷勤。

大水稍稍撤退,付知远与林延潮在堤上观察河工。

林延潮暴露恍然的神采道:“下官明白了,不知府台与下官说此事,有甚么要叮咛下官的?”

观察了一通后,付知远方与林延潮来至堤下草棚。

几日前黄河涨起大水,归德府沿河各县全线动员,构造了民役去堤上抢修。

商丘县知县不敢怠慢,当即送来。

这大饼放得久了,不免有些发硬,二人就端着面汤,拿起大饼沾着面汤吃。

付知远笑着道:“不然,本府百姓苦解盐久矣,但芦盐又要看潞王神采。以是本官筹算两个都不要,直接奏请朝廷,请户部山东清吏司,将本府盐政归于山东或两淮。你觉得如何?”

在这盐政的题目上就看出,如果持续用河东盐,老百姓是持续刻苦,但用长芦盐,那么府里的盐课就没有,官府少了一笔税收,拿去平白便宜了潞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