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四章 这张脸怎如此之厚?[第1页/共2页]

林延潮点了点头,对马光实在嘉奖了几句。

马光用心难堪了一阵后,沉吟道:“我也知此事事关在坐诸位乌纱。征发本州民役,本官可设法处理,主如果钱,本州看看能不能垫付部分,然后请府里再行划清。如此本官可包管起码蒲月前,漕船能够起运。”

马光言语不忿。

“但是客岁黄河大水,本州的河道早已是淤了。就算没淤,水也浅,漕船吃水深,船行不得。”

吴通判见马光扫了何通判的面子,心底欢畅,面上却假装神采凝重的模样向马光问道:“漕粮乃朝廷正用,涓滴迟误不得,马知州可有何策处理此事?”

众官员群情纷繁。

马推官思考半晌然后道:“下官除了刑名,还分掌本府计典,以下官所知疏浚河道,所费之大在于征调民役,再划这一万两银子疏浚,所费太大。”

就算是客岁遭了灾,朝廷拨款施助,但该运至通州仓场的漕粮倒是一粒米也不能少。由此也看出朝廷对漕粮的正视。

“这都不算是事,漕运衙门,仓场衙门都有一群喂不饱的人要办理,如果朝中无人,等着被他们敲骨吸髓,还要被骂一顿。”

马光暗中一笑,心道这时你终究有求于我了。

马光嘲笑道:“何别驾有所不知,本州足足有二十里河道要么淤了,要么水浅,要疏浚河道,征发民役不说,少说还要万把两银子,这钱从何而来?”

何通判闻言失语道:“这。”

马推官则是目光一闪,他想起日前在二堂拜见林延潮时。二人闲谈,林延潮曾拿过这个题目考较过本身,这算不算是开后门呢?

“你说是开征,另有运船呢,漕船运兵,你要能镇得住,不然本年的漕运,你拖到来岁运抵京师,那么乌纱帽就不保了。”

马推官初时髦神采乌青,一言不发,后被逼起了性子,意欲辩驳,因而先看向林延潮。

漕粮起运,关乎到正堂官的考核,林延潮若办不好,必然会吃漕运衙门的挂落。既是如此,大师就举能为之。谁能将漕运之事处理,谁就来当粮捕通判。

何通判出面反对,林延潮也是点点头然后道:“眼下正有一件难事,开春以后漕粮就要起运,这本乃粮捕通判之职,但眼下周通判告老回籍,通判署无人主持。故而此事令大师议一议。”

林延潮面上不动声色,反而笑着道:“马知州曲解了,本官至归德到任日浅,对于上面官员的才气不甚体味,到底谁能胜任,谁不堪任,不好妄自定夺。但粮捕通判之位事关首要,放在此时会商,是望大师谨慎推举,倒不是对马知州有所成见。”

“马知州可有良策?”

林延潮看向马推官问道:“帐干有何高见?”

马推官沉吟不语,马光觉得他无计可施,因而微微一笑,漕运之事但是大事,虽说归德府不是江南产粮大省,但每年几万石漕米倒是一斗都少不得。

就是漕运衙门,仓场衙门不是好相与的,但也是贡献银子多些少些的事。

马推官道:“回别驾,那就不是征发民役,而是雇佣民役。”

吴通判不由抚掌赞美道:“马知州为漕运之事卖力到这份上,实在令吴某敬佩。司马大人,这河道疏浚,便可处理了漕船起运,于河运而言也是一件利事。此一举两得,下官觉得马知州此议可行。”

上首林延潮发问了。

见马光起火,众官员都是赶紧起家相劝。

这时何通判道:“司马说得不错,推举之事事关严峻,谨慎一些老是没错。”

马光听着众官员的群情,用心不接话,他本身身为睢州知州,在本州当中一贯很有能量,没人敢不卖他的面子。运兵肇事,他也有手腕弹压的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