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异吗(二合一)[第1页/共2页]

老者鄙大家的指引下走出院子,脚步一顿,然后向面前来人作揖:“见过学功先生。”

“公公所言极是,但眼下来看,方才那县令似不会造办。”

林延潮道:“实在大明之弊远不如这些,宗藩之害不过其一。但我大明富有四海,地大物博,子民千万,就如这西池之水般,几片落叶尚可受的。但如此下去,终有积重难返之时,老先生问我大明气数……我不敢胡说,眼下虽是乱世气象,但已经叶覆半湖已是不远。”

朱睦?点点头道:“倍而倍之,这老夫觉得然。”

朱睦?闻言试问道:“半个池子?”

林延潮看向朱睦?,沉默了一阵道:“老先生想多了,眼下我大明气运正隆,如何见式微之势。老先生所居的河南这几年是闹灾多了些,但天下还是安宁,只是……”

林延潮写信相招,将朱睦?请至院舍里,然后安排了一番方才的话。

“学功先生,你是当今中既学究天人,有能通古今之变的官员,老夫问你一句,如此下去,我朱家江山还能有多少年气数?”

“如果他们还敢推委,我们也不必说了,一封手札到都城去,万岁爷自会教他们如何贡献寄父的。”

前几日朱睦?听闻林延潮至开封后,亲身来拜访。

这老者乃周王府宗正,朱睦?,字灌甫,号西亭。

马玉负手转过身来道:“高公公,你觉得咱家真将这三千两银子放在眼底?只是摸一摸河南本地官员的脾气。”

高淮接过侍从递来毛巾抹了抹手问道:“马公公去过江南?”

朱睦?身为宗室,却平生以读书人自居,他爱藏书,在开封建了一万卷堂,藏书无数,乃当时天下第一藏书家。

“那么第九日时这树叶多大?”

朱睦?在心底咀嚼着林延潮这句话,然后正色道:“老朽明白了。”

二人在院里挂着露水草甸上议论。

“河南毕竟还是比不上江南。”马玉长叹道。

“每一人都想爱子,欲予加厚,然非万世可常行之法。

“这小官不知天威,莫非大僚也不知分寸了吗?”

“就算树叶倍而倍之,旬日里也覆盖不了湖面。”临别时林延潮忽对朱睦?言道。

朱睦?惜道:“老夫也是太祖子孙,怎能不为大明江山计。可叹后代子孙,不知祖宗创业之艰苦,徒然将大好家业败掉,老夫实在不堪感慨。”

颠末这一番话,想来朱睦?已是定下了决定上谏天子,减少藩王食禄。

“只是甚么?”

按事理高淮是说,既是南下办差,还是先将潞王就藩的事办好了,其他再渐渐来。

朱睦?悟道:“学功先生之言所指,这宗藩之害,就如同这片每日复增的落叶?”

这给了马玉非常的震惊,不免生出‘大丈夫当如是’的念想。

但是林延潮听了没有说话,而是约他他日再来。后林延潮派丘明山查得朱睦?,确切就是一名忧国忧民的宗室后。

说完朱睦?不觉得意,登上马车。

马玉点点头道:“这一次我们奉了太后懿旨,在河南预建藩府,拨给藩产。处所官员态度如何不知?他们必各式推委,如此我们回京如安在太后,陛上面前交差。”

一辆马车恰好停在院舍门前,马车旁撒着晨光,一名老者,从马车上走下。

“上一次与学功先生议论宗藩之弊,确切如此,嘉靖四十年时,漕米四百万,禄米已至八百五十三万石,天下宗藩源源不竭滋长,将来哪有地盘拨给。”

二人议论五经非常投机,成为忘年之交。本日朱睦?再访议论起宗室之事,却生感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