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零九章 为民做主[第1页/共2页]

由袁宗道之言可知,公安士子对林学的爱好程度。

龚大器虽明白出处,但不欲在巡抚面前矫饰学问,笑着道:“年纪大了,这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莫非出自三国志吗?”

“三人领命,司马懿又问:“必不得已要有所弃取,这三者何者为重?”

龚大器道:“对了,中丞,下官从吏部听得一动静,如归德知府这等要缺,吏部本该在旬日内推举官员候补,但这一次候补官员们都不肯任归德知府。乃至吏部一时无人可派。”

杨一魁奇道:“这归德知府,虽说是冲繁疲难,但这是沿河缺,为知府任满三年,必升任一级。为何官员不肯去呢?”

说完又指着为首的年青人道:“宗道,你是他们兄长,也不束缚一番。”

“虽说本朝不兴这一套,但林宗海的事功之学,倒是倡导历练,是行而后知。本抚看林宗海在任内生这么多事,赶走前知府以揽权,杀府役得民望,这那里是一个被贬官员的模样。林宗海清楚是一心要在任内干出政绩来,以践其学。如果真的能事得其功,天子必调他回京大用。”

袁宗道笑着道:“回外公,在公安,我们士子不叫事功学,而是称林学。眼下大街冷巷的士子,除了四书五经外,几近人手一册林学之书在读。”

这叫宗道的年青人道:“外公,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所谓不知不可,不可不知,故而来外公这帮手,看看有甚么事作,以践吾学。”

杨一魁道:“本抚看来,林宗海乃翰林出身,又是三元落第,以往翰林外放多为贬官,但这一次本抚看来,似天子成心让他到处所历练之意。要知宋时,宰相可都是从州部当中提拔。”

这点也是林延潮没有推测,他当初上谏之过后,朝廷打压林学,将林学弟子下狱。现在林延潮虽昭雪,但离京外放,在京里林学一时低沉。

龚大器听了杨一魁这么阐发,顿时感觉真有七八分能够:“那中丞觉得我等当如何?”

“当时蒲州公闻言一晒,然后道这报酬官极慎,怎需你看顾,只是劝你一句,谨慎他将河南宦海翻过天来。”

龚大器点点头道:“中丞可发觉甚么?”

龚大器道:“分担河工。”

龚大器道:“还不是归德府生了这么多事,客岁黄河决堤,年初乱贼围攻,前任知府又被夺职下狱,现在圣上,钦差,河南都盯着归德府,稍有闪失必是乌纱帽不保,这等轻易丢官的处所,谁情愿来?”

而河南左布政使龚大器恰是三人以外公。

龚大器见了三人,点点头道:“本来是你们三个猢狲,如何不在公安读书?到开封来了。”

“蒲州公时闻谈笑而不语,然后与我道,林宗海至河南为官,要我多多留意。当时本官问,蒲州公是否是要我看顾一二?”

“有人答复:“清为本。”

杨一魁向龚大器问道:“迩来衙门里多挂这‘清、慎、勤’三字的匾额,你可知这句官箴出自那里?”

李秉是说,慎最首要,因为为官廉洁之人不必然谨慎,但为官谨慎的人,必然廉洁。正如仁者必有勇略,而勇者却不必然仁德。

龚大器点点头道:“是啊,客岁归德过了一次大水,本年若再大堤溃决,那就是真正祸事。既是中丞成心鞭打快牛,那么司里也当尽力协办。若林宗海真修出一条百年不坏的好堤来,本司也向圣上保他一个‘卓异’。”

“河工之事,难,”杨一魁道,“林宗海真能在归德府修出一条百年不坏的好堤来,那么本抚必向圣上保他一个‘卓异’。但归德河工若出了甚么差池,本抚也必究查他之任务,照实禀告圣上,罢他的官。”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