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黄河上(第一更,求支持)[第3页/共3页]

“如果军门他日成心规复遮洋海运的话,无妨差人探听一下,当年遮洋总所所辖的十五卫中有六卫设于南边,就是淮安、大河、扬州、高邮、长淮、泗州六卫,这六卫当中应另有先人在,虽说他们不事遮洋海运多年,但是六卫兵卒因善于海运,而深得海商信誉,这江北的海商,当年多数是以六卫兵卒为海员……”

看着两岸大堤上的柳树,如果说对于这个期间河岸最深切的印象是甚么,恐怕就是河岸两侧,必然种有大量的柳树,并且都是人抱粗的巨柳,而让朱明忠猎奇的是,这些数百年的巨柳,厥后到那去了?

毕竟,海路不但仅只是意味着退路,更加首要的是,海路还意味着财产,比如说对日本的贸易。朱明忠之以是没有挑选扬州,挑选长江,是因为长江是在郑胜利的节制下,作为海商个人的他们,恐怕不必然乐意他插手外洋贸易,特别是一日万利的对日贸易。

又是满清!

“安抚使,过了马逻乡,羊寨乡,我们从那边登陆,只需一天工夫,便能达到盐场,如果从扬州经运盐河的话,起码要多走一天。”

在后代的很多资猜中向来没有提到过,在长江之北,会有海商的存在,在很多资猜中海商仿佛是南边的专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