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皇宫之乱[第2页/共2页]

几人见裴陵一脸神驰的盯着太史慈看,不由心中一阵颤栗。

裴陵见他自曝身份,倒是少了些掣肘,便点了点头,回身面向段珪,沉声道:“俘劫天子,大逆不道,吾亦不难堪你,速速退去!”

“阉货逆贼张让休走,追…!”

裴陵状况不明,又不能傻愣于此,只好将芦苇杆含入口中,俯身抬头遁入水面,伏趴于路侧岸下,只听离他不远之处有人决计抬高声线,泣声道:“老奴非挟主之人,杀何进只为自保,现在吾已无活命之望,只得自戕,赴地府之下奉养先帝,陛下请自回宫…呃!”

中间有一寺人自恃勇武,挥刀看向裴陵前胸,裴陵早已将其行动看在眼中,他伸手将段珪的朴刀捞于手中,借势反手劈出,正中那寺人脖颈,竟将他连头带肩劈成两截!

何况东汉末年时因黄河改道频繁,水患严峻,是以水流较为湍急,船只颠簸,乘船者天然不会好受,特别是晕船的武安国,在大吐特吐了几次以后,衣服穿戴都大了一号。

段珪被裴陵点了一脚,此时方才缓过些劲来,他闻言狂笑一声,自腰后抽出一柄朴刀,怒喝道:“那里钻出的野猫子,大言不惭,孩儿们,给我乱刀砍死!”

此时天已入秋,夜风愈发寒凉,呼呼的风啸声将水草吹的来回扭捏,更添萧索之感。

世人只好钞缮函件,送入城中,奉告孔融,想体例进城,而裴陵见局势已严峻至斯,怕周仓有闪失,便于天气暗淡下来之时,自洛水中暗藏而入。

裴陵眼中厉光一闪,兀一近身,并指成刀,猛戳于老寺人刀柄之上!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弓马谙练,水陆皆通。初为小吏,后因获咎州郡世家,流亡辽东。后为挽救孔融北海之困,单枪匹马突围寻刘备借兵,后投奔同亲刘繇,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

本来比来洛阳城中不甚承平,汉灵帝身后,宗子刘辩继立为帝,其生母何太后临朝听政,外戚与寺人各怀鬼胎,斗争日趋严峻,受此连累,必须有大将军何进的亲笔通关文牒,才可入城。

而那豺狼董卓,此时怕是已在离洛阳不远路上!其身后定有那二十万西凉雄师!

此时雷声已敛,深夜寂静无声,皇城中公然已如裴陵猜想的普通,乱作一团,大将军何进已为寺人所诱杀,官僚世族袁绍等又大杀寺人。十常侍之乱虽已至败亡关头,却导致大汉天子挟制于强臣之手,东汉王朝,名存实亡!

段珪见这少年面相孱羸,岂能想到他有如此健旺的技艺,只觉到手上传来一股巨力,朴刀刹时离开把握,飞了出去!

头一童闻言辩驳道:“方才皆是乱军,谁知是敌是友,万一错认歹人,逮了你这大汉天子去,那还了得?”

裴陵正考虑是否现身,不远处忽有几团亮光闪过,竟有几人持火把而来,正撞见草堆上的二童。

‘霹雷霹雷!’大地微颤,一队马队纵马而过,多有上千众,裴陵参军几十年,天然对军队的杀伐冷厉心知肚明,因而不敢怠慢,极力掩蔽身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