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风骨的学者[第1页/共3页]

“中国人果断要求我们把紧缩机的代价降到8000万美圆以下,宣称超出这个代价就将落空竞标的机遇,我们能够把这个当作他们的最后通牒吗?”

“传真上不是写着吗,他们将寻求从其他路子获得紧缩机。”艾伯特说。

英国伯明翰,双罗公司的一间小会客室里,几位高鼻子的西方人对着一张传真纸,脸上的神采带着一些迷惑,也有几分忐忑。

为了制止相互竞价导致利润摊薄,三家公司不约而同地挑选了串谋。他们相互商定,遵循一样的代价标准和中国报价,终究不管哪家中标,都要把此中的一部分停业分包给别的两家代工。同时,三家公司还决定建立一个结合研发机构,共同开辟下一代天然气紧缩机技术,终究的服从由三家分享,以便使这三家公司能够保持市场上的绝对技术上风。

究竟上,即便是8000万每台的代价,也是远远超出实在本钱的,在赔偿了前期的淹没本钱以后,几家公司即便以4000万每台的代价出货,也仍然无益可图。中方能够接管8000万的代价,一样也能够接管1亿4000万的代价,因为天下上只要他们三家企业能够供货,代价卖得再高你又有甚么体例?

“那么我们的战略是甚么呢?”艾伯特转而问道。

在商订代价的时候,艾伯特就提出过1亿4000万的代价程度太高,远远超出了公道的价位,很能够会引发中方的不悦。但施莱尔则以为,目前国际上天然气收集的扶植已经停止,长程天然气紧缩机的代价是多少,并不存在一个可参照的体系。固然,这类紧缩机在几年前的代价是能够查到的,物价程度窜改以及制造业本钱窜改也是能够计算的,中方的确能够对产品代价做出一个预期。但预期并不即是究竟,只要几家公司一口咬定有某些身分导致了产品代价上涨,中方又能说甚么呢?

“其他路子?这个天下上另有其他路子吗?”施莱尔嘲笑着说,“日本人也做过天然气紧缩机,但他们的国土面积太小,不需求长间隔运送天然气,以是他们的紧缩机都是面对短程运送的,并分歧适中国人的要求。俄国人倒也做过近似的产品,但俄国人的产品格量,中国人能信赖吗?”

“那就有乐子了。”施莱尔笑了起来,“我们就等着看他们的天然气管道闲在那边生锈吧,俄罗斯人的设备一年起码有半年是坏的,并且自从苏联崩溃以后,俄国人就没有再出产过这类产品,本来那些工厂是不是还存在,都是一个牵挂。”

麦克斯暖和艾伯特终究还是接管了施莱尔的定见,与通永公司同谋举高代价。中方对于他们报出的代价非常震惊,一度也表示出了气愤,但三家公司都能够看出来,中方的气愤背后是一种无法,只要他们咬紧牙关不松口,中方就只能让步了。

自家人晓得自家事,中国急于向双罗等公司采购设备,而这几家公司又何尝不是急于要发卖设备。任何产品都有技术周期,双罗等几家公司现有的长程天然气紧缩机技术,已经到了靠近淘汰的时候,他们火急需求一笔资金来启动下一代技术的研发,以便使这项技术能够与现当代界的技术潮流保持分歧。羊毛出在羊身上,要研发下一代技术,资金只能来自于上一代技术。如果他们不能获得新的订单,那么就不得不从其他产品的发卖中提取资金来停止这项产品的研发,而这也意味着上一代产品研发时的投入没法收回,这是倒霉于公司保持耐久合作力的。

“中国人是甚么意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