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加封夏贵为枢密副使、两淮宣抚大使兼庐州知州,命其与淮东制置副使兼扬州知州朱焕互调。又召李庭芝还朝。夏贵不奉诏。朱焕仍回扬州。李庭芝亦不可。同日,任命文天祥为兵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高斯得被罢。26日,任命陈文龙为同签书枢密院事。27日,朝廷追罪史嵩之,削其谥。

当初张世杰出兵,王龠曾上奏“陈、留二相,宜出一人督师吴门。若他们二人都不肯去,那么老臣虽无能为,却愿效死封疆”这奏章被陈宜中给压下不报。现在张世杰兵败焦山,要求朝廷增兵再战。王龠与陈宜中又产生冲突。王龠再次上奏“现在陈、留二相并兼都督。军事方面,臣不得预知。大敌在境,朝廷内斗。张世杰也因诸将离心而败!臣还做甚么平章?不如辞职”但谢太皇太后不准。

这惩罚从大要上看仍太轻了?可押送贾似道上路的人却很有黑幕:会稽县尉郑虎臣!

闰7月1昼半夜,大难来临!俄然之间山震海鸣,雷轰电闪,巨浪滔天!元军战船即便铁锁相连,又如何与这天然伟力相抗?瞬息之间,元兵舰毁人溺,十万元军的尸身乃至都梗阻了港湾!4千多艘战船只剩200余艘未毁。14万雄师丧失4/5。江南军主帅范文虎坐舰亦毁,抱一木板漂流才被部将张禧救起。已吓得魂飞魄散的范文虎决定逃。张禧反对“士卒虽死伤大半,但能活下来的都是精兵。今已无路可退。不如背水一战!置之死地,定能后生”范文虎回绝“我是主帅。我号令撤!归去后如陛下指责,我担着,与你无关”张禧不能违背军令,只能构造撤退。当时平户岛上另有4千余兵卒无船可乘。范文虎命令弃之不顾!张禧不忍心,将船上75匹战马全数丢弃海中,实在是让这4千兵士骑上马听天由命之意…

两军会师以后,元军打击志贺岛还是倒霉,招讨使忽都哈思捐躯阵前。元军因而舍志贺岛移师肥前国鹰岛。7月30日,元军在鹰岛海边完成集结。这一天大海俄然呈现很多怪征象:鱼翻出海面、海水披发着硫磺味。这实在恰是风暴到临前的前兆。但元军统帅哪有帆海经历,如何晓得应对?当然懂的将领也不是没有。江南军将领张禧就曾作出警告。但人微言轻,他只能号令本身所部弃舟上平户岛,所辖舰船相隔50里停靠。

诸将愤恚填膺,个人怒骂“贾似道专国,礼优文士而骄易我辈,臣等久积不平,故而望风降附”

焦山川战过后。战役态势明朗,南宋再没成建制的矫捷力量禁止元军。忽必烈下诏“宋君臣相率来附,则赵氏族属可保无虞,宗庙悉许仍旧”元军再次合作:伯颜率主力直扑临安、阿术仍攻淮南、阿里海牙取湖南、宋都木达、武秀、张荣实、李恒、吕师夔等取江西。重点永久在南宋的都城临安!

忽必烈的第二次征日在南宋亡国以后,严格来讲已超出了本书的时候范围。但元军征日是元军战史上可贵的惨败,笔者还是想将其大抵写一下:

忽必烈派去再次出使日本的杜世忠、何文著于4月达到太宰府。以后又去往幕府地点地镰仓。9月7日,北条时宗将30余人在镰仓郊野的龙之口全数斩首,枭首城外!只放4名高丽海员返国报信…忽必烈大怒!但为了灭南宋,元世祖忍了!

郑县尉的父亲曾被贾似道发配放逐,早就故意抨击!此次心想事成,朝廷竟然点名把这件事交给他做,真是太欢畅了!

而京门生刘九皋等人伏阙上书,弹劾陈宜中擅权误国,不下贾似道。22日,被激愤的陈宜中不告而别。谢太皇太后四次遣使派遣。陈宜中皆不睬。无法的太皇太后23日下诏:将刘九皋关进临安府大狱、夺职王龠的平章军国重事。再去请陈宜中还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