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山*東地震(六)[第3页/共4页]

只不过,厥后跟着英国海上权势在阿拉伯海和印度的崛起,以及东岸人在西印度洋一带的扩大,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新贸易体系”蒙受了严峻的波折,在图莱尔、霍尔木兹、亚丁等地的商站连续封闭后,印度洋的贸易除了波斯以外几近堕入了停滞状况,让人好不神伤。

而所谓的新贸易体系,实在是相对于旧的欧洲中间主义——该主义将欧洲市场视为首要利润来源,目前仍然是东印度公司的支流贸易思惟——而提出的。新贸易体系的核心机惟是以东方及印度洋贸易为核心,说白了实在就是亚洲贸易为核心,这在四十年前一度达到了鼎盛,当时设在波斯、印度、东印度群岛、台湾、日本等地的商站每年给东印度公司供应了大量的利润。特别是台湾商站,最多时供应了公司超越三分之一的利润来源,给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贸易供应了充沛的现金流。

好吧,话题扯远了。在度过了几年粮食贸易撑起来的夸姣光阴后,荷兰东印度公司当然想持续保持这类贸易,是以他们才派出了亨德尔曼这么一名级别不算低的商务代表,跟从四艘运粮船一起到达胶州港,与东岸人参议一下,看看还没有别的贸易合作的能够。毕竟,现在东岸人是南洋稻谷、台湾蔗糖、东印度香料在远东地区的最大卖主,同时也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最首要的毛皮供货商(他们已经落空了新尼德兰,天然也落空了本地的印第安贸易收集),其分外供应的鲸鱼成品一样给东印度公司带来了必然的利润(固然鲸油这类东西不太合适带回荷兰发卖),是以加深联络还是很有需求的。

以上这些贸易范围非常不小,且多在亚洲内部之间停止贸易,与欧洲无干,却为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利润。更妙的是,这些贸易很多时候都无需动用东印度公司的大船,而只需求动用他们那数量庞大的远洋划子(多为公司雇佣的马来海员把持),这无疑是极其关头的,因为无需投资太多,却能获得大笔利润,还能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而亨德尔曼在到达胶州后,发明上帝是如此地垂爱荷兰人,乃至于让他们又逮着了一个发财的机遇。是的,没错,那就是产生在中国大陆上的超大型地动,这使得处所上的农业出产蒙受了严峻的粉碎,东岸人未雨绸缪之下,根基肯定了持续采购多量粮食的意向,这令亨德尔曼非常满足,东印度公司的夸姣光阴又未到临,而他本人的荷包一样会变得更鼓,真是没有比这更夸姣的事情了,歌颂上帝!

要不是考虑到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东岸人在远东最首要的贸易火伴,很多事情要仰仗他们的话,东岸人早就直接翻脸了,哪用像现在如许还和他们虚与委蛇?不过,固然要仰仗荷兰人,但需求的警告也是必不成少的,盖因他们的私运贸易已经垂垂触碰到了东岸人的底线,清国军队火器装备比例的大幅度进步、战法的渐渐改革,都将使得东岸军队的上风逐步变小,这对登莱、宁波两大开辟队来讲的确是致命的!而郑氏网罗造船工匠、铸炮人才的行动一样令人警戒(当然这个能够怪不到荷兰人头上,他们还没这么傻),再这么任其生长下去,东岸人今后在远东如何混?想想就晓得,当你面对满清或大顺几万火枪兵压过来的时候,统统都将变得极其艰巨,以是必须将这类苗头扼杀在摇篮当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