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王士衡,谏言四策[第1页/共2页]

王彦出扬州时,曾为雄师遴选最好的甲胄,但多是棉甲,现在往天南而行,气候酷热,棉甲不但无用,反而成了累坠,乃至于兵士单衣而行,全无军队模样。

“卿家此策,甚合本王之意!”唐王闻言点头道:“党争不除,虏不能驱也!今两京之覆,二帝之伤,皆此故也!本王志在荡平,理因尽去诸党之名,而后不管阉党,或是东林,前过既往不咎,只要抗击北虏,本王便量才任命!”

唐王一行风尘仆仆的进了温州城,官员得知立马前来拜见,安排住处,筹办食品,使得一起风餐露宿,提心吊胆的诸人终究能略微定神。

“此策亦是本王所想,卿家与本王,心心相通也!”唐王深觉得然,而后肃声道:“南京朝廷岁入五百余万,多被赃官贪吏淹没,今本王登基,以失江南重地,必定严惩贪墨,轻者撤职,重者锁拿下狱,诘问其赃,以放逐饷!凡本王掌控之地,本王亦要拔除苛捐冗赋,以收民气!”

王威、何刚等人见此,心中甚急,但王彦不在军中,他们一时候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彦的五营雄师,也不复昔日模样,曾经衣甲光鲜的精锐,现在俱是****上身,低头而行。

“卿家之策,但是欲招降闯贼余部!”唐王闻言,面前不由一亮,“南京之败,始于联虏平寇也!今我大明亲信之患在虏而不在贼,若以一旨圣旨,坐收三十万众,此良策也!”

“善!”一众臣工闻言,纷繁点头,施礼道:“臣等附议!”

王彦入城后,安排三女住下,便寻温州官员相问,得知扬州军民才方才进入温州地界,走到府城尚需一两日,他便写动手札,拖人送到扬州军民当中,招诸将速来商讨大事。

王威闻言,脸上立马大喜,“之藩可去布告别人,本将安排交代一下,便立马奔赴温州。”

未几久,王威与何刚、曲从直、王缵爵相会,最后决定让知兵事的何刚留下,周志畏辅之,持续带领军民进步,而王威则带着诸将,带上忠义一营人马,急奔温州。

这日军民正往温州府地界赶去,于前面开路的独眼千户戴之藩,确兴冲冲的骑马奔回中军,谓王威道:“批示使,侯爷护唐王殿下至温州,正于府衙等待将军前去哩。”

王彦闻言,不由正襟端坐,“殿下雄才,定能担起复兴大任,臣苦思四策,供殿下采取。”

王彦闻言,不由正了正身,沉声道:“臣的最后一策,恐为朝臣所不容,但若一旦实施,则朝廷立马多出强兵三十万,则国朝无兵可用之窘境立解矣!”

唐王赐座与王彦对坐而谈,其礼遇,其恩宠之意不言而喻,“卿家于丽水时言,待到安然之所,再与本王畅谈。今以入温州,离开虏兵追杀,本王又将登坛拜天,临监国之宝,卿产业有言可教本王也!”

时八月时令,气候酷热,而军民往南而行,每走一天,便炽烈一分,军民行至温州时,中暑病死者已稀有千之众。

扬州军民自出杭州,本地岸而进,连绵数十里。

“臣之四策,其一曰,用舍公明,消弭党争!自万历以来,党争祸国,南京朝廷亡于东林,马党之纷争也!党争不除,殿下与臣欲偏安一隅,都不得矣!”王彦说道。

这时,唐王同诸臣洗漱一番,用过饭食,便再招王彦议事,商讨眼下对策,王彦谏言道:“殿下虽被左大人与众臣推举为监国,但于衢州时,毫无筹办,统统从简,天下不知。今当误之急,乃严惩大典,殿下登坛拜天,昭告天下,使四方心向大明之臣,知国有新主,稳定民气,方可同清庭对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