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战荆襄英雄声威盛 第三百三十章 岳飞的心思[第2页/共2页]

如岳飞所料,此次高宗天子公然不准,诏曰:“具悉,朕惟明主,不吝赏,以是求社稷之臣良将,不言功。以是恤国度之难,高低相与,古今一途。卿禀雄劲之姿,蕴精深之虑,识通机变,忠贯神明,鼓勇无前,服劳先于士卒,执谦不伐,行事合于诗书,比緫偏师,克平祸乱,坐复六州之故地,用苏千里之疲氓,嘉尔设施,出于谈笑,既策划之甚茂,宜班爵之特优,建大将之鼓旗,往临三路,授元戎之斧钺,增重六师,奚为逊牍之陈,犹避宠章之渥,亟膺明命,益励远图,庶见方隅绥靖之期,乃称朝廷崇奖之意,所请宜不允。”

收到回报以后,岳飞不由感慨,公然岳云虽年幼,但却反将此事看得通透。待得统统安宁以后,朝廷当中,又因赵鼎上奏,言:“湖北鄂、岳,最为沿江上流控扼关键之所,乞令飞鄂、岳州屯驻。不唯淮西藉其援助,可保无虞。而湖南、二广、江、浙亦获稳妥。”高宗天子准奏,因而岳飞在安设好荆襄之地的防务以后,便拔雄师复返鄂州屯驻。

岳飞落笔一挥而就,细心看过后命人送往临安,心中暗想,此次上奏,高宗便是不准,本身亦表白态度,去其心中之疑,又可得朝中民气,而本身也好罢休施为。

至此,荆襄之地大小事件,皆由岳飞措置,权力可谓是盛极一时,而岳飞也终究能够在这片地盘上大展拳脚,尽力屯田练兵,为以后的战事和生长打一份坚固根本。

而高宗天子对此亦极其头疼,因而下诏将这个困难推给了岳飞,并于手诏中写道:“令卿条画守御全尽之策,若少留将兵,恐复为贼有,若师徒浩繁,则馈饷颓废,乃自困之道也。”

读罢封诏,岳飞掩卷深思,本身本是想辞去制置使之职,既可平朝中之异声,又可用心于鄂州养兵,可这高宗天子反而更进本身爵位,以求安抚,使得本身的设法难以实施。

这些奏章在朝廷商讨后,由高宗天子一一准奏,并将本来分属京西南路和北路的襄汉六郡,单设为襄阳府路。除在襄阳府设安抚使司外,不设转使司等衙门,“止委制置使岳飞措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