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定江南英雄露峥嵘 第二百三十六章 赵鼎之生平[第2页/共2页]

据史乘中记录,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县人,四岁丧父,由母亲一手扶养成人,其熟读经史子集,为人极富韬略,曾两度拜相。主政期间,主张养民力、稳根底,为稳固南宋进献极大。是以被称为南宋复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

更加难能宝贵的是赵鼎不管身居何位,都能仗义直言。进士落第之时,便敢在殿中对策时直斥哲宗时名相斥章惇误国。后累官为河南洛阳令,靖康元年时,宰相吴敏知其能,擢为开封士曹。当时金军攻陷太原,朝廷议割三镇地,赵鼎曰:“祖宗之地不成以与人,何庸议?”及至京师失守,二帝北行。金人议立张邦昌,他又与胡寅、张浚逃入太学中,不书议状。

金军南侵之时,因其有进言之功,被授任御史中丞。直至韩世忠、岳飞于黄天荡大破兀术以后,宰相吕颐浩请高宗天子幸浙西,下诏亲征,赵鼎觉得不成轻举。因而吕颐浩便讨厌他与本身政见分歧,便要将其调任为翰林学士,但赵鼎援引司马光故事,以不习骈俪之文为由不肯就任。吕颐浩无法,又改任其为吏部尚书,但赵鼎仍卧家不出,拒不接管。最后就连高宗天子亲身下诏安抚他都拒而不受,并进言道:“陛下有听纳之诚,而宰相陈拒谏之说;陛下有眷待台臣之意,而宰相挟挫沮言官之威。”不管世人如何劝戒,赵鼎只是坚卧不出,并上疏吕颐浩不对凡千言。

在治国之余赵鼎又擅文章诗词,其文章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其诗平平朴实,又不乏瑰丽圆美,其词婉媚含蓄,颇具花间遗风。

见岳飞迷惑不解,张俊笑道:“我说的便是方才由御史中丞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御营副使的赵鼎。此人现在正受圣上宠嬖,圣上曾言:‘肃宗兴灵武得一李勉,朝廷始尊。今朕得卿,无愧古人矣。’并且其为人朴重,应当与你非常投缘。务需求去见上一见。”

动静传来后,赵鼎上谢表道:“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赤忱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秦桧见之说道:“此老倔强犹昔。”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