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救危亡英雄初建功 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纲再遭贬[第1页/共2页]

吕好问见高宗天子企图偏袒张邦昌,因而拥戴黄潜善之言道:“张邦昌窃位号,人所共知,既已自归,惟陛下裁处。”

但黄潜善、汪伯彦之流仍力主高宗天子东南巡幸,其亲信上书道:“汴都蹂践之余,不成复处。瞧阳封域不广,而又逼近河朔,敌易乃至。南阳密迩中原,虽易以号令四方,但本日陈、唐诸郡,新于乱,千乘万骑,何所取给!夫马队,金之长技,而不习水战。金陵天险,前据大江,能够恪守;东南财力富盛,足以待敌。唯江宁实古帝都,外连江、淮,内控湖、海,为东南要会。伏唯察看时变,从权虑远,趣下严诏,夙期东幸,别命忠勇大臣总领六师,留守京邑;又行清野于河北、山东诸道,候军声国势少振,然后驾还中都,则天下定矣。”

高宗天子无法,只得唤出吕好问,问道:“卿之前在围城中知其故,觉得张邦昌何如?”

此时张浚为御史,上书弹劾李纲虽负才华、偶然望,然以私意杀侍从,典刑不当,不成居相位;又论李纲根绝言路,独擅朝政,事之大小,随便必行,买马之扰,招军之暴,劝纳之虐,优立赏格,公吏为奸,擅易诏令,窃庇姻亲等十数事。

黄潜善见高宗难堪,因而便出列,将昨日之言说将出来,力劝李纲,李纲只是对峙。

而此时宗泽也来到应天府,入见高宗天子,君臣二人见面,喜极而泣,对坐陈述兴复大计,并唤李纲前来。

事毕,高宗天子对李纲说道:“卿昨争张邦昌事,内侍辈皆泣涕,卿今能够受命矣。”李纲因而拜谢而出,随后圣旨颁下,又令李纲兼充御营使。

所幸现在开封府尹缺职,李纲便上书高宗天子,言东京留守非宗泽不成,说道:“京师底子之地,新经扰攘,民气未固,不得忠义之士加意抚绥,非独外忧,且有内变。”高宗天子深觉得然,又问其有人可荐,李纲力推宗泽,高宗天子许之,因而命宗泽转任为延康殿学士、开封府尹、东京留守。

李纲正色说道:“大臣以道事君,不成则止,我只知事君之道,却不知保全本身进退之节。患祸非我顾虑之事,天下自有公议,此不敷虑。”

不幸李纲一代忠臣,前有拱卫京师之功,后有治政之劳,却不能在任上大展拳脚,终究为奸人所嫉,无法而退,在相位只得七十五日。

高宗天子听后,深觉得然,因而决定巡幸江宁,李纲数次上奏,皆被采纳。

这一日李纲入朝,奏道:“今国势不逮靖康间远甚,但是可为者,陛下英断于上,群臣和睦于下,庶几靖康之弊革,而复兴可图。然非有范围而知前后缓急之序,则不能以胜利。夫外御疆敌,内销盗贼,修军政,变士风,裕邦财,宽民力,改弊法,省冗官,诚号令以动民气,信奖惩以作士气,择帅臣以任方面,选监司、郡守以推行新政,俟吾以是自治者政事已修,然后能够问罪金人,迎还二圣,此所谓范围也。至于所当急而先者,则在于摒挡河北、河东。盖河北、河东者,国之樊篱也。摒挡稍就,然后中原可保,而东南可安。今河东所失者忻、代、太原、泽、潞、汾、晋,余郡犹存也。河北所失者,不过真定、怀、衞、濬四州罢了,其他二十余郡,皆为朝廷守。两路士民兵将,以是戴宋者,其心甚坚,皆推豪杰觉得首级,多者数万,少者亦不下万人。朝廷不是以时置司、遣使以大慰抚之,分兵以援其危急,臣恐粮极力疲,坐受金人之困。虽怀忠义之心,援兵不至,危迫无告,必且愤怨朝廷,金人因得抚而用之,皆精兵也。莫若于河北置招安司,河东置经制司,择有材略者为之使,宣谕天子恩德、以是不忍弃两河于敌国之意。有能全一州、复一郡者,觉得节度、防备、团练使,如唐方镇之制,使自为守。非惟绝其从敌之心,又可资其御敌之力,使朝廷永无北顾之忧,最本日之先务也。”高宗赞成其言,问谁可任者,李纲荐张所、傅亮。因而高宗天子下诏以张所为河北招安使,傅亮为河东经制副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