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2章 袁谭的反击[第1页/共2页]

庞统笑了。“是的,他们走得特别快,几近是急行军。”

孙策分歧意郭嘉的观点,这的确是一个攻取鲁县的好机遇,但太史慈的兵力不是为了攻鲁县而设。如果丧失太大,太史慈没法在泰山立稳脚根,前来进取青州的打算就会受影响。

“明天下午?”孙策很惊奇。昌邑、东緍相距近八十里,普通环境下起码要走两天。

袁谭安抚了李乾一番,并接管了李乾的要求,将他的宗子李进划归他的部下。李进是乘氏令,他带领的部下有一部分是李家部曲,有一部分是济阴的郡兵。上一次袁叙与吕范作战,李进就是前锋营,打得很不错。但袁叙和袁遗一样,对李家父子没甚么好印象,战后对李进也没有任何嘉奖。袁谭借此机遇将李进转到李乾的部下,并调拨了三千济阴兵,凑足一万步骑,作为前锋,直逼东緍。

孙策放动手里的书,拿起军报,是甘宁、麋芳的联名陈述,时候是三天前。

孙策和郭嘉互换了一个眼神,随即会心而笑。

“还是保守一点比较好,让太史慈派一部分人去瑕丘和南平阳,能攻城就攻城,不能攻城就汇集一些物质,吓吓曹昂。”

袁遗当着世人的面诘责李乾,你觉得行军作战是乡里械斗,人多就行?上一次在方与,孙策就是在你大营前将辎重送到孙坚营里的,你感觉你是他的敌手吗?

袁谭将前锋的重担交给了李乾,酬谢钜野李氏对他的大力支撑。这个决定引发了山阳太守袁遗的激烈反对,他毫不粉饰的表示了对李乾的不屑,以为李乾就是一个处所豪强,他底子不懂兵法,不成能是孙策的敌手。这是被孙策击败后的反击,第一战关乎士气,应当遴选有经历的将领出战,比如朱灵,而不是李乾如许几近没有经历过真正战事的新手。

郭嘉想了想,点点头,随即又摇点头。“将军的担忧不无事理,可这是我们最好的机遇。袁绍想兼并徐州,两线作战。袁谭急于求胜,几近集结了兖州的全数兵力,他们的耗损也很大,分派给鲁县的物质非常有限。如果不趁此机遇拿下鲁县,今后袁谭能够安闲调遣人力、物力援助鲁县,我们就更难到手。”

比起其别人,刘和另有一个好处,他不是袁绍的部下,他只是袁绍的盟友,不成能和袁绍同心同德。当然,以袁绍那德行,估计谁也不会和他同心同德。但刘和明显要比袁绍的其他部下离心力更强。

在济阴太守袁叙赶到昌邑以后,东郡太守朱灵很快也赶到了昌邑,袁谭的兵力还是达到了五万多人,大营将昌邑周边围住,让城里的人放心很多。士气复振,袁谭便与辛毗筹议反击,报被孙坚、孙策击败的一箭之仇,同时策应曹昂,减轻任城的压力。

“陶谦欠我一个大情面。”

李乾勃然大怒,毫不包涵的驳斥袁遗,你倒是熟读兵法,但是前次与孙坚作战不一样一败涂地?

郭嘉哈哈大笑。“东海稳住了,驿路畅达,又缉获了那么多马,速率天然快了。六百里加急有困难,三百里加急还是绰绰不足的。”

郭嘉非常对劲。“东海的事处理了,现在就看任城、鲁县的战事能不能顺利了。固然陶谦未尽见情,但是鲁县必须收回来。”

“能够,让沈友临时缓一缓,不要逼得太紧,护住九江就行。”

孙策叹了一口气。“奉孝,我有点担忧,战线拉得太长了,费钱如流水,耗不起啊。鲁县隔得那么远,物质很难送畴昔,仅凭太史慈那几千人,在山里打游击没题目,攻城是不是有点勉强了?万一丧失太大,到时候影响青徐计谋的实施,可就得不偿失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