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何必当初[第1页/共2页]

郭图眼中闪过一丝不安,沉声道:“仲治,如许的话,在我面前说说就罢了,千万不成以主公面前提起,不然谁也救不了你。”

袁绍微微颌首。固然没说话,但从他的神采来看,他非常承认这小我选。田丰、沮授没有颁发定见,内心却颇不觉得然。阴夔出身新野阴氏,家世是不消说的,他是袁绍旧部,也属汝颍一系,天然要比董昭更受袁绍信赖。但他的才气与董昭比拟却相差太远,到了豫州也起不了甚么感化,到时候等着看郭图丢脸吧。至于河南的战事,顿时就要春耕了,雨水增加,估计孙坚、孙策也支撑不了多久,很快就会退兵。就算袁谭打了败仗,不利的也是辛评的弟弟辛毗,与河北人无关。

“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军中。”

固然都是谋士,但郭图无疑是袁绍最信赖的人。有些话袁绍不好说,由郭图代言,这是郭图的上风。

“甚么软肋?”

袁绍也说道:“是啊,谁能胜任豫州刺史之任?”

见田丰、沮授不反对,事情就这么定了。由阴夔出任豫州刺史,先去汝南与世家联络,同时让淳于琼、刘和抓紧进犯东海,争夺节制全部徐州,构成对豫州的包抄。

“正南德才兼备,做豫州刺史绰绰不足,只是大才小用了。且冀州离不开他,不成。”

郭图上了车,拉上车门,笑道:“你恐怕没甚么表情看风景吧?有事说事。担忧佐治?”

“我感觉最合适的人莫过审正南(审配)。”

郭图不慌不忙。“董昭的才气的确无庸置疑,让他去豫州,的确比阴夔更合适,但是董昭有一个最大的软肋,决定了主公不会同意这个建议。”

郭图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沮授这么说,清楚是指刘繇驰名无实。刘繇是他保举的,现在被孙策击得大败,他重用的部将太史慈乃至成了孙策的部下,在青州作战,给袁熙形成了很大的费事。这当然不能说是袁绍用人不当,只能说是他荐人不当。

见郭图搬出袁绍来压沮授,田丰很不欢畅。“若公则觉得谁德才兼备,可镇豫州,无妨直言。”

袁绍内心也是一动。审配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他有才气,又是河北人的代表。如果让审配出任豫州刺史,不但能够将他从河北调离,还能表示他对河北人士的正视,一举两得。但是转念一想,他又反对了。这个安排夺审配兵权的企图太较着,恐怕引发不需求的猜想,影响河北士人的信心。

“公与的担忧的确有事理,驰名之士一定有能,有能之士一定驰名,不过有一点我不能附和,治平当然要尚德行,有事也不能不爱惜名声。天下之士多矣,莫非就不能挑选一两个德才兼备之人坐镇豫州,非刘公衡不成?还是公与感觉,主公麾下挑不出比张昭更合适的人,以是只能退而求其之,弃德而用能?”

辛评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他一拍额头。“公则,若不是你,我几乎又犯大错。”他笑了两声,又叹了一口气。“这可真是阴差阳错,当初谁会想到主公会与张邈生隙呢,张邈与主公但是至好啊。公则,我总感觉这是一个失策,你有机遇还是劝劝主公,亲者痛,仇者快,绝非智者所当为。”

田丰、沮授顿时不说话了,相互互换了一个眼神。审配是河北系平分量最重的将领,郭图发起他出任豫州刺史,是他本身的定见,还是袁绍授意的,他们并不清楚。如果是后者,这就不是河南疆场的题目了,而是袁绍要停止全局调剂,是牵一发而动满身的事,不能等闲颁发定见。

“我不担忧他。他就算不如郭嘉,也不会差未几,又有荀谌联手,我放心得很。”辛评脸上挂着含笑,悄悄地看着郭图。“我奇特的是为甚么你反对董昭出镇豫州,论才气,他比阴夔强多了。当初单身去钜鹿,安定李亢之乱,粟攀被害,魏郡大乱,他又安定魏郡,才气之强,人所共知,有他去豫州,莫非不是更有掌控吗?担忧河北人势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