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6章 分而治之[第1页/共4页]

刘宠笑笑,没接孙策的话题。这片狭长的地盘过于偏北,恐怕不宜耕稼,又在海中,生长空间有限。

刘宠沉默不语。他信赖骆俊,也信赖孙策,但他没法信赖其别人,刘氏后辈在吴军中为将,会不会被人架空,能不能获得公道的对待,实在是不太好说的事。刘宠有统兵经历,深知军中将领可不是读书人,他们下起黑手来是会直接要性命的。疆场上,如果相互之间不能信赖,还如何建功?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第二天是中秋节,吴天孙策将在大营侧的首阳山设席,与文武共饮弄月。刘宠也在受邀之列。他不敢怠慢,一大早就赶到了孟津大营。

见刘宠不说话,骆俊笑道:“刘公,这只是挑选之一,并非独一。刘公如有甚么担忧,待与大王面谈时,无妨直言。吴王开阔,又感激刘公授艺之恩,想必不会有甚么芥蒂。求仁得仁,求义得义,岂不美哉。”

孙策也不回绝,伸手在舆图上点了点。“如果依间隔论,这一片地盘比来。由辽东渡海,数日可到。这片地盘面积不小,只是多山,另有一些蛮夷居住,传闻当年为秦始皇寻长生药的徐福带去的童男童女就在此地。如果刘公愿往,或许能听到一些乡音。”

这就是人的赋性。

以是,要战役处理关中的隐患,最好的体例不是武力征服,而是替代,用一张更大的饼去换他们手中的稻草。就算不是统统人都情愿,起码也能崩溃一部人的斗志,表示出本身的诚意。

受命出迎的刘浩陪着笑解释道:“都督有眼力,这是张文舒(张昶)所书。”

孙尚香向刘宠流露了一个动静:她现在只是练手,将来是要挞伐外洋的。天下很大,王兄一小我忙不过来,她和三兄孙翊将成为王兄的摆布手,一起开疆拓土,传播中原的衣冠文明。

寒喧以后,鲁肃传达了吴王的意义,竭诚的聘请刘宠去洛阳,共商大计。

这统统天然逃不过鲁肃、贾诩的眼睛,但他们都没有表态,只是加强了长安城的防务,并命赵云、杨阜等人做好应变的筹办。如果那些刘氏宗室不识汲引,非要铤而走险,那就以武力完整处理。

孙尚香已经收到号令,在沙洲上驱逐,设席为刘宠拂尘。师徒见面,有说不完的话。几年不见,孙尚香已经长得亭亭玉立,长年习武,统兵交战,让她有着与众分歧的豪气。在刘宠面前,她既有当年学艺时的活泼,举手投足间又有说不出的自傲安闲,让刘宠感慨不已。

八月初十,刘宠启程赶往洛阳。徐盛受命率楼船护送,逆流而下,八月十四就到了小平津。

刘宠也笑了。明天听到孙尚香的志向时,他就有了心机筹办,看到骆俊,他对孙策的心机已经一清二楚,感慨之情难以粉饰。走在这首阳山上,他涓滴没有效仿伯夷、叔齐的筹算。

刘宠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孙策说的叔同是指先帝刘协,不由唏嘘。

“当真?”刘宠将信将疑。

鲁肃入主关中,关中的宗室一向没有表态,都在张望。刘宠作为刘氏宗室的代表,也没有主动去拜见,乃至连王府门口的匾额都没有拆下,对峙的意义很较着。鲁肃问计贾诩,贾诩说,这并非刘宠本意,而是刘氏宗室的个人态度,他们手中有兵权,不甘心就此放弃,天然想还价还价,刘宠就是他们推出来的代表。关中好处庞大,不能急于求成。

刘宠连称不敢当,谦善了几句,又赞孙尚香的天赋过人,能教她射艺是他的荣幸,却不敢居功。话题天然转到了孙策对几个弟妹的教诲上,刘宠很感慨,孙策胸怀开阔,庇护弟妹天赋,各尽其长,孙氏兄妹都有自食其力的才气,自古以来,很少有君主能做到这一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