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4章 绵里藏针[第1页/共3页]

郭嘉笑道:“你不消管他,他对谁都如许。”

“南阳木书院的大匠莫择,汝南木书院大匠张奋,如果能够的话,再请黄大匠拨一些得力人手,比如阿谁叫蒲元的少年匠师。”

郭嘉正色道:“如果想用,当皋牢其心,得其死力。如果不想用,则不能给他这个机遇,或者干脆借此机遇撤除,以免后患。”

郭嘉苦笑。“大王一语中的。臣对这卫觊真是又爱又怕,爱其机灵,怕其狠辣。寥寥几语,看似温恕如绵,实际埋没规戒,令人防不堪防。”

见郭嘉这副模样,孙策忍不住笑了。“看来这卫觊果然有点门道,这么多年了,能让奉孝你这么纠结的人还是第一个。”

一言活人,一言杀人,这卫觊是个狠角色啊。

“大王想用他吗?”

孙策正靠在窗前,听刘和鼓琴,看甄宓起舞,见郭嘉出去,甄宓收了舞姿,与刘和一起出去了。郭嘉在孙策劈面坐下,拿起案上的茶杯,自斟一杯,一饮而尽。

郭嘉还没说完,孙策就笑了起来。郭嘉这是要大干特干,将军情处打形成核心部分啊,抽调的满是精英骨干。不过这和他的理念符合,军情处就应当有科技加持,不能总依靠最原始的体例。

“你看中了谁?”

“如何说?”

人如何能够夺目到这类境地?卫家在魏晋之际起家绝非偶尔。

“行,你拟个名单来。”

郭嘉惊奇地打量了卫觊一眼,想起了荀彧对卫觊的评价,暗自佩服荀彧知人。卫觊这句话看似为刘晔摆脱,本色杀伤力极强——刘晔的皇族出身是前朝,先帝嗣君又在益州,对于正在追求鼎立新朝的孙策来讲,刘晔的身份极其敏感,很轻易惹人非议。即便孙策漂亮,也不能不考虑其别人的设法。刘晔未能代替他成为智囊祭酒,何尝不是被身份所累,只是刘晔自大才高,不肯稍假色彩,背后里获咎的人可很多。

卫觊拥戴道:“皇族出身,少年景名,自大些也是能够了解的。”

存亡面前,卫觊没有过量踌躇,“扑通”一声跪下了。“大王明鉴,觊结婚二十余年,无一子一女,怕是天赋有负阴德,难有子嗣,百年后能依托者唯族中后辈,若滞留益州不亏,四时八节无人祭奠,岂不成了孤魂野鬼?故益州纵有千难万险,觊不敢辞,益州纵有高官厚禄,觊不敢留,必肝脑涂地,不负大王任务。万一不幸,请大王赦免卫氏族人,觊死而无憾。”

“对此次出使益州,有何打算?”

郭嘉一手捧着青瓷茶杯,一手摇着羽扇,面带浅笑,悄悄地打量着卫觊。他对卫觊很猎奇。卫觊此次出使的身份是郎中,与其说是出使,不如说是热诚曹操,借刀杀人来得更精确些,但卫觊的几句话引发了他的兴趣,乃至考虑要不要把卫觊调到军情处来。

卫觊熟谙典章轨制,天然晓得青绶意味着甚么,也晓得郭嘉固然算不上君子,却不至于荒唐到随便承诺,必是得了吴王首肯。他看着郭嘉半晌,躬身一拜。

——

“最大的惊骇不是敌手,而是惊骇本身。”孙策笑道。“奉孝,你过虑了。”

卫觊站在了孙策面前,表情忐忑。

“说来听听。”说话间,来到郭嘉措置公事的舱中,郭嘉入坐,命人上茶酒点心,又请卫觊入坐。

“得祭酒此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郭嘉没有解释。他晓得孙策不成能同意他这个建议,但是他有这个任务提示孙策。他随即转换了话题,和孙策筹议起了军情处扩编的事。增设军情处,他参智囊处调来了一些人,还是远远不敷,并州、益州两个疆场都需求筹办,又是易守难攻的山地,调派细作的难度大增,动静滞后也会非常严峻,他需求更多的谍报阐发职员和汇集职员,还需求设想一些公用的东西和兵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