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6章 以古喻今[第1页/共3页]

沮授等人散去,孙策留下沈友、庞统共进午餐,说一些梯己话。寒喧了几句以后,孙策主动提起话题。

“你感觉他让出王位是果断?”

“雄才大略,只是有些急于求成。若非如此,秦国一统天下怕是还要再等几十年。”

“私信没有,公文倒是接连来了几封,都督想听些甚么?”

“对我们而言呢?”

――

“恐怕不见得。”沈友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又道:“臣接下来的话,只怕赵武灵王不会喜好听。”

辛毗笑着点点头。“就依都督。”他也清楚,兖州之战,朱桓虽说取胜,却未竟全功,有一大部分功绩被他们捡了,朱桓反倒因为晋升太快,战果不睬想遭到非议,乃至于吴王不得不免了陆逊的职来停歇众议。朱桓本人固然没被贬,却也脸上无光,还欠了陆逊一个大情面,内心正憋着一口气要证明本身。如果他们占了河内,堵住了朱桓西进的线路,独占关中之功,以朱桓那脾气必定要翻脸,徐琨也会有设法。不如将河内、河东让给他们,鲁肃取道弘农,由函谷关、潼关入关中,起码能得一半功绩。

鲁肃点点头,一声轻叹。“是啊,子扬有才,只是性子急了些。”

“关羽?”

鲁肃忍俊不由,放声大笑。

“另有呢?”孙策哼了一声:“他向你伸手了么?”他晓得孙权的弊端,手脚很大,在他面前不敢猖獗,分开了他的眼睛就说不准了,杨仪比来就告过状,说孙权暗里里要求多领一些物质,被杨仪严辞回绝,还很不欢畅。

“都督还不晓得?提及来,这也是一个妙闻。”辛毗笑了两声,提及关羽写万言自省书的故事。鲁肃听了,也不由莞尔,摇着头,感慨不已。“刘备如果晓得这个动静,不知会如何想。由此可见,能用甚么报酬臣,起首要看君主有多大的气度,不然只会弄巧成拙。放眼天下,能用关羽者,唯大王一人。”

沈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用布巾拭了拭嘴角。“既然大王情愿听,臣就大胆,说说赵武灵王这小我,也算是臣这几年的思虑服从,请大王指教。”

“过犹不及。赵武灵王欲王公子章,本为爱之,实则害之。且治国如治兵,合则力强,分则力弱。晋三分而秦强,并中山、代而赵强,又岂能分代而王公子章?父子或可相替,兄弟不能比肩。设若赵武灵王不死,公子章与惠文王亦能相安,于赵亦非幸事,必因力分而为敌国所灭,此至理也,虽愚者亦可知。”

“取道河套攻秦,去国千里,且疆场凶恶,不能不有所绸缪。先传位其子以掌国事,既能一心挞伐,又有备无患,可谓上计。事有轻重,权有弃取,只不过人间多的是贪权恋栈之辈,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古今少有。”

辛毗又咂了咂嘴,有些可惜。“可惜刘备在河内驻留的时候太短,要不然我们也能跟着捡点便宜,顺势收了河内。”

鲁肃轻抖马缰,下了河岸的高坡,向南轻驰而去。辛毗拨马跟上,与鲁鲁并肩而行。鲁肃看看四周,看似漫不经心的说道:“佐治,郭祭酒比来有没有手札来?”

鲁肃抚着短须,沉吟半晌,摇点头。“不能因小失大,河内不敷为患,还是等朱休穆来吧。这么大的军功,仅凭我们是吞不下去的。吃相太丢脸,未免伤豪情。”

“在济南停了一下,弃船登岸,换乘马车。”

沈友笑了笑。“大王,仲谋身为王弟,虽说手脚大了些,也算不上甚么弊端。再说了,他颠末臣的战区,臣身为乡党,依礼当有所奉送,换了其别人来也是一样的,并无特别之处,大王不必究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