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5章 一举两得[第1页/共3页]

郭嘉双手负在身后,拨弄着羽扇,脚步轻巧,神采飞扬。一旁的荀攸拱动手,神情淡然,脚步虽不快,却也没被郭嘉落下,自有一番云淡风轻。方才吐绿的柳枝拂过他们的肩头,轻柔似水。

有了这些战马,周瑜将能组建一支两三千骑的马队。这些马队将由文丑统领,直属周瑜,包管在需求的时候,周瑜能及时声援荆州各部。

“伯侯,这件事我已经和公瑾筹议过了,他会与各郡太守通气,共同你的事情,张长史那边也不会有题目。荆州现在是火线,各郡太守又多是武人,他们的作战任务很重,正需求人来分担行政和监察的事件。有军功相诱,他们不会回绝。其他诸州都不具有如许的前提,反而轻易滋肇事端。你如果还是不放心,我亲身坐镇荆州。”

综合了周瑜与杜畿的汇报以后,孙策最后做出决定,加强荆州的谍报网扶植,凡是与关中朝廷和益州相干的事件都归周瑜措置,一旦发明,以通敌论处。杜畿只卖力内部的监察任务,确保新旧世家豪强不会坐大,侵犯江南生长的服从。

“朝中派系庞大,天子最后会听谁的,不好说。”荀攸淡淡地说道:“凉州秉金风之烈,好勇斗狠,尚武负气,或许会主动求战。”

借着这个机遇,孙策向杜畿交了个底。他筹办将刺史从行政体系中剥离出来,强化刺史本来的监察职能。在秦与西汉时,监察体系本来是与行政、军事相并列的,中心有御史大夫,郡县有监,汉武帝时又设立十三州刺史,构成一个独立的体系。但是厥后官制变迁,天子为了分丞相之权,加强了御史大夫的行政职能,监察权则归御史台。再今后,到了东汉,刺史对州的影响力日增,也垂垂成了行政官员,最后更是改刺史为州牧,主掌一州军政。固然御史台卖力百官监察,由天子直接节制,但监察职能却在不竭减弱。

“凉州人。”郭嘉沉吟了两句,笑容淡了。他放慢了脚步,转头看看荀攸。“你感觉凉州人能在朝?”

——

杜畿在秣陵又留了几天。他有更多的事要向孙策汇报。

别的,杜畿是关中人,对他的猜忌和流言向来就没少过。杜畿亲身赶来汇报事情,表达了他的虔诚,投桃报李,在这个时候挑选在荆州改制,许以第一任御史大夫的官位,就是对他虔诚的回报,一举两得。

郭嘉点头表示附和,相互看了一眼,会心一笑。

这么做的启事很多,但有一点不成忽视:儒家重教养,轻法治。并不是说儒家不讲法,但儒家对法治的正视较着不敷,根据儒家典范来解释法律也让法律条则有了更多的恍惚空间,对处所权势的束缚力敏捷降落。刺史、太守的权力太大,也是处所盘据得以实现的启事之一。

“公达,你感觉朝廷会如何做?”

“确认了。”荀攸点点头。“他的确去了交州,但是许靖、许劭看不上他,直到高干被骠骑将军击败,丧失番禺,他才获得机遇。即便如此,他也有力回天,骠骑将军善战,部下简练,刘繇、士家兄弟纠集起来的部曲底子不是敌手,节节败退。不过交州的环境你也晓得,到处是崇山密林,对峙是不免的事。”

“会好一些,但意义不大,短时候内没法构成绝对上风,反倒有能够因小失大。”荀攸笑道:“天时、天时、人和,我们一个也不占,难以速胜。与其如此,不如缓一缓,先处理中原的费事。”

换句话说,杜畿将增加大量的部下,而这些部下大多由他来保举,是一个结私恩的大好机遇。孙策不成能去考查每一小我,谁能做郡监,根基上由杜畿说了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