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4章 自作自受[第1页/共3页]

荀彧沉下脸,咳嗽了一声。“正平,说说你的应对之法吧。”

祢衡翻了个白眼。“孔文举,你这可有些乡愿啊。”

“子不语怪力乱神。”

杨修在豫章清算到的逸闻中,丹朱的经历与文籍记录出入很大。文籍里说,尧将帝位禅让给舜,丹朱被封于丹水,但是在这些传闻里丹朱倒是被舜武力篡夺,放逐到丹水。这些传闻恰好能够破解舜避丹朱的说法,并且是从豫章传出来的,又是由杨修汇集印行,的确是以子之矛,破子之盾。

郭嘉沉吟了半晌,抬起被水泡得有些起皱的手指挠挠鼻翼。“看来我们低估了刘晔,这是我的失策。此人能与鲁子敬为友,自当有过人之处,我早该正视他才对。”

不过荀彧毕竟不是纯粹的墨客。他很清楚,谶纬这类事真真假假,谁也不说清楚,需求的时候捏造几条也不难。孙策固然读书未几,身边却有张纮、虞翻如许的饱学之士,舜避丹朱的说法就非常风行,很能够就是他们编出来的。舜为凤鸟,与孙策的火凤符合,太湖又曾是舜隐居之处,孙策在太湖立营,此中也有深意。

荀彧将信将疑。

荀彧眉头只是微微一蹙,却落在了祢衡的眼中。祢衡哼了一声:“令君,你还想听吗?不想听的话,我就出去了,另有一堆书要清算呢,我可没时候和你在这儿四目相对,看你这张苦脸。你知不晓得,你如许会让人感觉大汉一点但愿也没有了?”

悄悄的脚步声响起,诸葛亮呈现在小道绝顶,举起手中的公文摇了摇。孙策坐了起来,一边表示诸葛亮过来,一边拍动水面,将郭嘉、虞翻唤醒。郭嘉展开眼睛的时候,诸葛亮恰好走到面前。

“是不是很高兴啊?”祢衡眼神轻视,语气调侃。

荀彧没理他。祢衡恃才傲物,嘴损得很。他到长安后口无遮拦,损过的人不在其数。见他边幅出众,祢衡就说他能够最合适吊丧。光禄大夫赵融体胖,祢衡就说赵融合适监厨。总之没甚么好话,当然也结了很多仇,没人情愿理睬他,只能在这儿和孔融作伴。

荀彧向孔融就教该如何对付舜避丹朱这件事。孔融也有些挠头,想了半晌,让人将祢衡叫了出去。祢衡甩着袖子,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看着荀彧笑了笑。“令君当重视修心养性,相由心生,你这副愁苦之容可不宜驱逐陛下班师。”

荀彧忍不住笑了一声。这些茶是曹操从益州送来的贡品,他也获得了一些。考虑到孔融在南山著书,无人问津,就派人送了一些来。于他而言,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没曾想祢衡却记着了这份情。

“算你聪明。”祢衡在一旁的席上坐了下来,又指指劈面,表示荀彧也坐下,又大声叮咛酒保上茶。酒保取来茶,放在壶里煮。祢衡说道:“明天看在这些茶的份上,我就跟你说几句,让你开开窍。”

祢衡一脸鄙夷。“传闻你荀家有易学,莫非你就不晓得大道天然?”

荀彧哑然发笑。孔融以孔子后嗣自居,学问也方向于复古,倡导仁政德教,对谶纬不太附和,对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今文经学也多有非议。祢衡与他相契,天然不会对谶纬之类有好感。实在今古文斗到现在,今文经的颓势已然是究竟,反对谶纬的学者越来越多,孔融、祢衡如许的人并不孤傲。

目次里列得很清楚,有几则逸闻与丹朱有关。荀彧按照页码,翻到注释处,将那几则逸闻读了一遍。还没读完,他脸上的笑容就消了一半,嘴角也挑了起来。

“天意远,民气迩。天意难测,民气易知。与其将但愿依托在天意上,不如用力于民气。孙策是武夫,犹知读《孟子》,以民为本,你也是个读书人,如何还执迷不悟?孙策用阳谋,你们用诡计,就算你们能击败孙策,天下承平也不成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