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唇舌之利[第1页/共2页]

提到晋文公三字,郭图特地减轻了语气,并停了下来,凝神着袁绍。袁绍稍一思考,立即明白了郭图的意义,不由暴露会心的浅笑。

郭图卖力谍报事情,对冀州世家最体味,这项事情也很天然地落在他的肩上。袁绍雄师开赴,分开邺城后,郭图就分开了大营,一起颠末赵国、常山、中山诸国,最后是河间。线路与袁绍的行军线路重合,只是他提早一步,觉得雄师前锋为借口,制止引发审配等人的重视。

听了这些话,袁绍没有再踌躇,接管了郭图的建议。不过,他还是决定不能急,甄宓才十三岁,完整能够等两三年,等她十五六再说,免得让人感觉他是为了甄家的赋税而联婚。

袁绍踌躇不决,眼神闪动不断。“公则,你感觉甄家情愿等五六年吗?”

“如何说?”

郭图沉默了半晌。“主公,甄家情愿等,但是臣不建议主公这么做。”

从春季袁谭败北,郭图就在劝袁绍警戒审配等人,当时袁绍没有放在心上,跟着春季守势的筹办事情慢慢展开,袁绍发明受制于审配等人的环境越来越严峻,这才认识到郭图的先见之明。为了摆脱这类环境,他接管了郭图的建议,在冀州寻觅更多的支撑者,特别是那些一样遭到审配等人压抑的冀州中小世家。在冀州内部培植权势,既不会引发审配等人的警悟,又能够加强袁绍的气力,无疑是当前最好挑选。

“甄家甚么都好,却有一点不好。”郭图早就想好了应对之辞,他不紧不慢地说道:“甄逸遗孀张氏出自常山张家,是中常侍张奉的从女。”

“为何?”

相者说甄宓贵不成言,也没有说她就是帝后之相啊,将来袁尚即位,袁熙封王,甄宓为王后,一样贵可不言。退一步说,就算想为袁尚娶甄宓,也应抢先为袁熙娶妻,哪有兄未娶而弟先娶的事理?这摆了然是偏疼。袁谭被俘,外界已经风传袁绍要废长立幼,现在置袁熙于不顾,先为袁尚娶妻,岂不坐实了传言?

只可惜新朝太短折,甄家的风景也转眼而逝。因为这段附逆的污点,无极甄家迎来了长达百余年的暗中期,连甄家本身都不肯意提这段故事,甄邯墓碑上只要汉太保的官职,涓滴不提在新朝的风景。直到现在,甄家仍然背负着沉重的畴昔,宦途一向不畅。上代家主甄逸官不过上蔡令,久久不得升迁,郁郁而终。

郭图又为袁绍阐发了一番。甄家的气力是袁绍现在需求的,有了甄家供应的财力、物力,袁绍就有机遇摆脱审配等人的摆布,但甄家的名声的确不太好,袁绍不能做得太张扬。袁尚是袁绍的担当人,春秋又分歧适,不如安排袁熙与甄家联婚。在袁谭被俘后,袁熙成了袁绍独一成年的子嗣,但他才气普通,不是袁绍选中的担当人,他与甄家联婚,不会引发别人的重视。

袁绍随即又把田丰刚才为他阐发的情势说了一遍。郭图听了,笑而不语。袁绍晓得郭图与田丰反面,他也成心放纵他们之间的争斗,如果汝颍系和河北系相处得太敦睦,他反而不安。

“你见到甄家五个女儿了?”

“我见过。”郭图早有筹办,把事情的颠末一一说来。袁绍心动不已。在这类时候,能为儿子迎娶一个面相贵不成言的女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吉兆。如果说有遗憾,那就是他最喜好的袁尚太小了,合适娶妻结婚的袁熙并不是他但愿托以大事的担当人。

两个月的辛苦没有白搭,郭图走遍了这几个郡国的中小世家,与此中一大半人达成了和谈,争夺到了他们的支撑,此中结果最明显、收成最大的就是中山国无极县的甄家。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