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从长计议[第1页/共2页]

南阳,宛城。

“也在宛城呢,在仓曹为吏,正在向长史汇报,要不然他就出来迎将军了。”

“从武?”沮鹄惊奇地看着沮授,随即又感受一丝失落。沮授是河北名流,他也一向希冀沮鹄能子继父业,但沮鹄明显没有他那样的天赋,非论如何提携,他都没法在士林中出人投地。此时问他志向,明显是感觉他在学业上没甚么前程,筹算让他从武,做一个武夫了。

沮授挪了一下身材,从袖子里取出一卷书,递给沮鹄。“这是孙策击败徐荣的战记,是南阳讲武堂的课本,我费了好大力量才抄来的,你要用心研读,每一个字都记在内心,学乃至用。”他叹了一口气。“若非你是我的儿子,我本筹算让你换个名字,去南阳讲武堂受训,现在嘛,只能纸上谈兵了。”

沮授下了车,站在路边,看着审配的豪华马车在甲士们的夹侍下缓缓远去,半天没有说话。沮鹄跟了过来,见沮授神情不对,不敢多嘴,与侍从一起,将沮授护在中间。比来兵荒马乱,刺客横行,统统人都非常谨慎,部曲侍从不离身。

“伯志,你已弱冠,有没有想过今后从文还是从武?”

“喏。”周瑜应了一声,站在一旁。张纮冲着杨仪使了个眼色。“捡精要的先说一遍,待会儿再将细账拿给将军。”

沮鹄捧着书卷,爱不释手。

沮鹄能脱颍而出吗?

——

沮鹄让人将马车赶过来,低声说道:“审治中都说甚么了?”

“早该如此。”周瑜笑道:“你弟弟呢?”

沮鹄点点头,表情舒缓了些。“阿翁说的是,冀州四周受敌,危急重重,裁军势在必定,参军也一定不是一个别例。刻苦倒没甚么,我这时候不刻苦,莫非要等而立之年一事无成的时候再去刻苦吗?”

周瑜拱拱手。“先生,我能见见朝廷的使者吗?”

杨仪应了一声,再次开端报账。周瑜悄悄地听着,没听一会儿,眉头就皱了起来。周忠任大司农后,开具了一份清单,派人送到宛城,请张纮先拨一部分财帛解燃眉之急。除了赋税以外,另有很多布匹、纸张等特品,乃至另有三千套上等军器。

周瑜心知肚明,笑着点点头。他们来到中庭,张纮正在院中漫步,杨仪站在一旁,报出一长串数字,一个磕绊也不打。见周瑜出去,他临时间断,向周瑜拱手请安。

沮授看出了沮鹄的失落,却没说甚么。他的确有些遗憾,但这时俄然问沮鹄这件事却不是因为绝望。天下大乱,武人的职位有所进步。沮鹄是河北人,审配但愿将兵权紧紧的把握在河北人的手中,不让汝颍人介入,沮鹄如果情愿参军,他不必从浅显士卒做起,晋升会非常顺利。

周瑜按着剑,脚步轻巧地上了台阶,走过前庭,和沿途正在等待召见的将领、掾吏们点头请安。世人纷繁起家施礼,面带畏敬地看着周瑜。少年得志说的就是周瑜这类人,方才弱冠便独领一州军事,又新娶了才女蔡琰,二十岁就走完了别人一辈子也一定能走完的路,他的人生可谓完美。

“当然不是。”沮鹄低下了头。“既然阿翁成心,我从命便是。”

“当然能够。使者就在侧院,你随时能够见他。”

沮授瞅了沮鹄一眼,欲言又止。他上了车,正筹办关上车门,想了想,又招手让沮鹄上车。沮鹄很不测。沮授是个严父,平时很少与他靠近,特别是在世人面前。他受宠若惊,赶紧上了车,恭恭敬敬地跪在沮授劈面。沮授着着儿子,表情有些庞大。如果按审配的打算,十年今后,沮鹄合法而立之年,而他却人生半百,即将迈入垂暮之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